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30年代"
63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20世纪30年代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06年 第4期 59-64页
作者:陆慧 彭才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200235 
本文就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进行系统研究与探讨,提出月份牌广告画是西洋广告画本土化的结果,是高度商品化下的产物,它与时特征紧密结合。本土化、商业化、摩登化、通俗化、艺术化是20世纪30年代月份牌广告画的五大特征,也是当美术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出版、阅读与生意:20世纪30年代初新书业的读书会实践
收藏 引用
《出版发行研究》2022年 第11期 96-103页
作者:程河清 操瑞青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的出版商创设读书会现象接连涌现,本文试图探究该现象的基本面貌、兴起原因和历史意义。一方面,借助商业化力量,出版商组织的读书会通常形成完备章程,吸纳大量会员参与,其会员竞赛、购书优惠等活动推动了民国时期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马蒂斯在30年代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23年 第10期 48-57页
作者:佳兰不详 
1930:马蒂斯的“衰变法”192912月31日,马蒂斯(1869-1954)在费城郊外的小镇Merion度过他的六十岁生日。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时刻,标志着他的艺术生涯迈入了新的阶段。此时的马蒂斯已经是艺术界的重要人物,他的创作和创新为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30年代田汉电影观念的转变与剧作特点
收藏 引用
《当电影》1998年 第3期 47-56页
作者:高小健 
30年代田汉电影观念的转变与剧作特点高小健如果说20年代田汉以南国社为核心的电影活动带有鲜明个性化的先锋性艺术探索特点,并且企图倡导一种独立于普遍的社会意识之外的艺术运动,因而逐渐陷于孤立的话,那么到了30年代,这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文学广告的史料价值——以30年代的三个广告事件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现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 第4期 44-60页
作者:金宏宇 彭林祥武汉大学文学院430072 
新文学广告是随着新文学的产生而出现的,参与和见证了新文学的生成、发展和传播过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主要论及20世纪30年代文坛的三个广告事件。以《文学》创刊前后的广告来探讨其办刊倾向和反响;从丁玲被捕之后的广告中窥探3...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30年代夏帕莱里的服饰艺术
收藏 引用
《艺术工作》2017年 第3期 79-81页
作者:彭永茂 
在服饰界,30年代是一个设计师只争朝夕的时。在众多设计师中孤儿出身的香奈儿与罗马名门之后夏帕莱里双双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她们以怪癖、独特的性格与理念践行着对服饰艺术的执着与热爱,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关于香奈儿的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本体自觉与现认同——20世纪30年代的广东现版画研究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2年 第7期 125-132页
作者:齐凤阁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20世纪30年代广东现版画的艺术建构是在以往的研究中被忽略的视角。本文通过对被遮蔽的当时广东版画家的主体意识与图像文本的挖掘、梳理,探究其版画率先由欧化语式向民族风转换对新兴版画艺术建构的重要意义;以现创作版画研究会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早期电影演员的管理模式——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为中心的考察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11年 第1期 117-124页
作者:吴徐君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上世纪30年代,是中国电影产业的黄金时,作为产业中心的上海,不仅电影演员的数量达到了解放前的最高峰,而且,对电影演员的管理也形成了相对固定、成熟的模式,从而依据电影演员与制片企业的关系而形成一定的模式化体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30年代的中苏文化交流
收藏 引用
《民国档案》2000年 第2期 83-88页
作者:田保国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252059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出于外交方针的需要,着手恢复和改善中苏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国内反苏宣传活动,企图以开展中苏文化交流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一状况为中国知识界和文化艺术界介绍苏联文化,增进中苏文化交流,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30年代青岛电影放映格局的形成——从《电影月报》中的“福银之争”说起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18年 第6期 7-12页
作者:孙鹏鲁东大学文学院影视传媒系 上海戏剧学院 
19288月10日,上海出版的第S期《电影月报》上刊载了一则青岛福禄寿大戏院的全页面业务广告。9月10日出版的第6期《电影月报》上重复刊载了该内容,而到了10月10日出版的第7期《电影月报》上,广告内容作了较大修正,并且一直延续到1929...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