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一部优秀的3d电影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3d电影在给观众带来视觉震撼的同时也对传统的电影美学带来了冲击。3d技术华丽的包装是否能掩盖电影原本老套的叙事结构和单一的故事情节?纵观电影史,技术上的重大突破都对作为艺术的电影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却不应忘记一部好的电影终究离不开好的叙事,3d电影也不例外。另外,由于受市场需求影响,目前3d电影的叙事模式多为好莱坞商业片惯用的叙事模式,电影叙事的作用有被弱化或被缩小的倾向,因此,需要对3d电影的叙事问题进行思考。
摘要:3d电影近年来迅猛发展,其在题材选择、内容叙事、表现手法、镜头语言等方面均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征。本文突破了对3d电影现象和特征的一般性描述,旨在用技术美学、文艺美学、经济美学等原理深层次地从美学追求、美学特征以及美学意义的角度分析3d电影的技术叙事所带来的有别于传统电影的语言范式和思维变革,并对3d电影表现出的意义肤浅、叙事弱化、投资盲目等问题提出了美学反思。
摘要:近年来,3d电影在取得不俗票房的同时,其叙事模式呈现出故事俗套、结构简单等特点,作者认为,这源于3d电影的"叙事特征"往往被裹挟进"奇观特征"的现状,进而在客观上形成了奇观强化、叙事弱化的表达。文章在详细分析了奇观与3d电影叙事的关系、奇观对于3d电影镜头语言的影响等问题之后,展望了3d电影奇观叙事的美好前景。
摘要:3d电影技术与色彩声音技术不同,也不同于数字技术,它是一种复杂、矛盾、具有"善意欺骗性"的技术。本文试图通过3d电影的美学特征、3d电影的兴起与发展、3d电影的实质及其一些局限性,来论述3d取代2d的可能性。
摘要:《阿凡达》的上映作为电影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世界电影被席卷进了3d电影的浪潮中,世界3d电影的进程也因此大大提速。它给电影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立体感受,成为电影造梦的进一步延伸;新奇的立体感受让观众愿意付出更高的价钱观看3d电影;3d电影较为有效地杜绝了盗版现象的发生,保护了电影投资人、制作者以及电影院的利益。但3d电影在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上,以及3d技术发展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为此,我国要发展3d电影,就必须规范市场、抓住机遇,争取中国制造、培养人才,提升3d电影水准、克服浮躁心态等。
摘要:3d电影自诞生以来,因其先进的制作技术,在电影市场引发了一场视觉革命,极大地刺激了观影消费。本文基于保罗3;莱文森的媒介演进视角,考察了3d电影的演化逻辑,进而对3d电影如何实现技术和艺术的同步发展这一问题进行了哲学反思,并针对其中的现实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转换路径。
摘要:3d电影借助数字技术,让长期处在非主流地位的立体电影重登大雅之堂,沉浸性是其最显著的美学特征。3d电影的沉浸性是一种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度幻觉,它主要通过制造身体与幻影的交互感、将幻境空间最大限度地延伸并取代现实空间、让知觉系统持续浸泡在'超真实'的奇观体验之中等感官刺激手段带入并维持,有别于传统电影主要借助叙事达到角色认同所产生的心理沉浸性。3d电影的沉浸性将电影的媒介潜能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却也可能因此遮蔽电影的艺术性。将沉浸性视为目的还是手段,将是未来电影发展道路的分野。
摘要:2009年詹姆斯3;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将全球的数字3d电影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纪元。美国数字3d电影历经市场井喷之后开始趋于稳定发展,在3d电影产业领域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在3d电影的类型与生产形态上则呈现出多种形态,在题材、视觉效果与叙事语言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摘要:新媒介的出现对媒介研究带来了很多挑战,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即成”的事实,作为新的假定对象,重新以“考古”维度进行探讨,而媒介考古学正是以客体为导向,使重点重新回归于“物”自身,对“物/技术”进行重新的审视的新视角。1本文以媒介考古学异质性和复现性为切入点,探讨了3d电影的发展和艺术史中关于“视觉强化”逻辑的关联性,以把握事件的“重现”以及“起作用的不同时间与时空”,发掘它们在不同时间和场合的作用,为3d研究提供新思路,有助于在回顾过去的同时,更好地认识当下,为未来探索提供可能。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生活、物质、精神上的需求愈发强烈,传统的2d电影已经无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官需求,由此,更加具备科技感的3d电影应运而生。其为电影观众带来更多感官的沉浸性感受,更为人们沉入电影所带来的"梦幻空间"创造了可能。与此同时,如何通过对3d电影优势的合理运用,为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了我国电影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文章通过对现阶段3d电影中沉浸性美感的优势进行阐述和探究,为我国未来的3d电影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