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Butler矩阵"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5G通信25GHz butler矩阵的设计与研究
收藏 引用
《微波学报》2015年 第S2期31卷 115-118页
作者:黄飞 陈文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5G通信技术已经慢慢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在数据传输速率的高速发展要求下,智能天线技术提供了很好的解决高频段高速率传输难题的方法。其中多波束智能天线技术更是受到广泛应用,其技术的重要部分就是天线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型化超宽带butler矩阵设计
收藏 引用
《微波学报》2021年 第S01期37卷 101-104页
作者:王培阳 陈春红 兰航 陈俊 徐婷 吴文南京理工大学南京210094 
本文设计了一款新型超宽带butler矩阵,采用以Sinc函数为基础构造的水滴型耦合贴片,实现了110%的相对带宽。在2~7 GHz的频带内,butler矩阵各端口的回波损耗及隔离度均大于10 dB,传输系数在-5.5~-8.8 dB之间,相位起伏在±13°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型化宽带微带缝隙耦合butler矩阵研制
收藏 引用
《电子元件与材料》2014年 第4期33卷 48-51页
作者:姜兴 蓝雪梅 张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采用多层微带缝隙耦合技术设计的宽带3 dB定向耦合器及45°移相器,为多波束天线设计并制作了小型化宽带butler矩阵。与传统微带butler矩阵相比,该butler矩阵减少了0 dB交叉耦合器,实现了小型化。通过电磁仿真软件CST进行仿真,并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新型的基于半模基片集成波导技术的butler矩阵
收藏 引用
《微波学报》2008年 第3期24卷 5-9页
作者:陈鹏 洪伟 徐俊峰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半模基片集成波导技术的butler矩阵,实际制作的样品工作在X波段(10GHz),实测插入损耗为2dB,样品尺寸为24 cm×6.5 cm。采用了标准的双面PCB工艺,该结构与传统的微带电路相比具有插入损耗低、功率容量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新型双层介质结构butler矩阵研究
收藏 引用
《宇航计测技术》2013年 第1期33卷 4-9页
作者:丁轲佳 贺斐 吕善伟 熊小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驾驶飞行器设计研究所北京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提出并实现一种基于双层微带结构的新型8×8 butler矩阵。利用双层微波电路结构将器件分置于上下层以省略跨接器;采用两段近似λg/8阶梯耦合微带线Schiffman结构实现宽频带移相;采用三分支线定向耦合器作为宽带电桥。采用该方法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结构新颖的星载S频段butler矩阵
收藏 引用
《空间电子技术》2014年 第1期11卷 1-5页
作者:李正纲 徐辉 杨毅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西安710000 
文章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结构新颖的星载S频段8×8规模的butler矩阵,单元电路采用小型化微带分支线定向耦合器,采用了标准的双面PCB工艺制作。实际制作的样品工作在S波段,实测插入损耗为1.2 dB。样品尺寸仅为155 cm×145 cm,是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新型双频双圆极化多波束天线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微波学报》2018年 第6期34卷 53-57,77页
作者:曹苗苗 李皓 王煊 李欣冀 王晓飞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设计了一种双频双圆极化多波束天线,同时设计了工作在L和S两个频段的4×4微带butler矩阵,采用该矩阵作为多波束天线的馈电网络,从而实现波束切换。为减小天线安装口径面积,垂直于天线阵面安装butler矩阵,对整个系统进行仿真优化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铜基微同轴线的Ka波段多波束天线子系统仿真建模技术
收藏 引用
《空天防御》2022年 第4期5卷 53-59页
作者:万浩 顾村锋 计淞耀 靳子凡 段宇文 许进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陕西西安710072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上海201109 
多波束天线可以通过馈源产生多个独立的高增益窄波束,不仅能够解决毫米波在自由空间中高损耗和信号干扰的问题,而且能够动态控制波束方向,实现波束切换,扩大信号覆盖范围。本文基于butler矩阵以及多波束天线理论设计了一种Ka波段多波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应用于RFID群读的多波束扫描天线系统
收藏 引用
《无线通信技术》2023年 第2期32卷 6-10页
作者:张均峰 华昌洲 李军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RFID群读的多波束扫描方案,其基本原理是基于butler矩阵移相网络理论设计馈电网络,该馈电网络输出端口与各天线单元通过同轴电缆相连,实现各单元天线间信号相位差的调节。由这些天线单元组成的固定间距的直线阵列天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