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L-赖氨酸"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l-赖氨酸离子交换柱的工程计算
收藏 引用
《化工学报》1991年 第2期42卷 155-161页
作者:杨庆玲 邬行彦华东化工学院生化工程系 
测定了l-赖氨酸/氨型磺酸基树脂体系的选择性系数,表明属优惠平衡,并证明交换为内扩散控制.以Vermeulen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恒定模式下的计算方法,能很好地预测柱的行为,可用于l-赖氨酸交换柱的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镧系位移试剂研究l-赖氨酸在水溶液中的结构
收藏 引用
《物理化学学报》1992年 第5期8卷 647-653页
作者:王建军 王晓春 欧阳一山 游宇健 戴安邦南京大学医学院 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南京210008 海南医药研究所 
利用镧系位移试剂,测定了l-赖氨酸在水溶液中的^(13)C-NMR谱并对其进行研究。根据所设计的“自洽迭代”方法,分离得到了l-赖氨酸中各碳原子的接触位移和偶极位移,并自偶极位移值拟合得到l-赖氨酸在水溶液中的结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l-赖氨酸与3种还原糖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
收藏 引用
《食品科学》2013年 第3期34卷 80-85页
作者:李菁 刘骞 孔保华 黄莉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研究还原糖种类和反应时间对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MRPs)理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l-赖氨酸与3种还原糖(D-葡萄糖、D-果糖、D-半乳糖)按浓度比1:1、95℃加热条件进行反应,分别得到0~6h的MRPs,测定MRPs的p...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l-赖氨酸和山梨糖醇复配改善低钠替代盐调理牛肉品质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食品科技》2022年 第7期47卷 71-78页
作者:杨书捷 马晓丽 陈津津 徐智勇 张龙涛 邓凯波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中国-爱尔兰国际合作食品物质学与结构设计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2 莆田市城厢区诚味食品有限公司福建莆田351100 
在之前研究确定的替代盐配方基础上,为进一步改善替代盐在某些程度上造成的品质缺陷,使用l-赖氨酸和山梨糖醇与低钠替代盐(20%乳酸钾、10%抗坏血酸钙和10%氯化镁)进行复配,改善低钠替代盐调理牛肉的品质。结果表明:一定比例的l-赖氨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响应面优化l-赖氨酸培养基
收藏 引用
《食品与机械》2015年 第5期31卷 256-260页
作者:滕国生 刘勇 武丽达 范春艳 王金枝 关兵 史淑辉 佟毅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12 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 长春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以及响应面分析法,对l-赖氨酸棒杆菌株发酵赖氨酸培养基进行优化。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来确定影响l-赖氨酸得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NaCl、MgSO4·7H2O、玉米浆对l-赖氨酸得率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l-赖氨酸发酵培养基的响应面优化
收藏 引用
《发酵科技通讯》2019年 第4期48卷 214-219页
作者:李学朋 白红兵 韩杨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010030 齐齐哈尔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31 
为了优化l-赖氨酸发酵培养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玉米浆(A)、葡萄糖(B)、硫酸铵(C)用量作为影响因子和l-赖氨酸得率(Y)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利用Box-Behnken设计,对l-赖氨酸发酵培养基各参数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稳健性设计优化l-赖氨酸发酵过程
收藏 引用
《生物技术通讯》2007年 第1期18卷 57-59页
作者:孙玉华 冯志彬 徐庆阳 陈宁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 
目的:选择发酵系统中各可控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从而减少各种干扰的影响,以获得稳健的赖氨酸产量。方法:利用田口法的内外表与Box性能规则优化赖氨酸发酵条件。结果:通过实验得知,转速、硫酸铵和葡萄糖浓度对发酵影响较大;结果稳定的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磷酸甜菜碱在l-赖氨酸发酵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发酵科技通讯》2021年 第1期50卷 53-58页
作者:李万军 赵春光 方海田宁夏食品微生物应用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21 宁夏大学食品与葡萄酒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夏银川750100 
通过磷酸甜菜碱替代赖氨酸发酵配方中的氯化胆碱,可提高糖酸转化率,降低氯离子对设备的腐蚀。在发酵底料和三级种子中添加磷酸甜菜碱做单因素多梯度实验,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在发酵罐流加总氮中添加磷酸甜菜碱可得到提高转化率的最佳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蛋壳Ru纳米颗粒催化l-赖氨酸高效脱羧合成戊二胺
收藏 引用
《工业催化》2024年 第7期32卷 66-72页
作者:辛宗武 马占玲 秦绍杰 黄玉红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0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海淀区100190 
戊二胺是生物基尼龙56的核心单体,以廉价且产能过剩的l-赖氨酸为原料,通过一步多相催化脱羧合成戊二胺,实现绿色高值化利用。l-赖氨酸脱羧需在强酸体系下进行,提高Ru基催化剂稳定性是共性科学难题之一。采用原位水热合成方法,设计制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乙二醇/硫酸钠双水相萃取赖氨酸
收藏 引用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年 第4期40卷 221-226页
作者:李青云 袁凤梅 吴金英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根据赖氨酸的理化特性,设计采用聚乙二醇(PEG)/硫酸钠双水相体系对其进行萃取分离。以萃取率和分配系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了双水相的物质浓度、pH值、温度以及主要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赖氨酸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赖氨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