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用响应面法优化了低温碳热还原合成lifepo4/C的工艺,用中心组合设计研究了蔗糖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低温反应温度四因素对放电比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电比容量与四因素关系符合二次模型,焙烧温度和蔗糖量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放电比容量影响较为显著,各个因素的二次方影响高度显著。由模型得出的最优操作条件为:焙烧温度718℃;焙烧时间10.88 h;蔗糖量0.866 g g 1lifepo4;热处理温度105℃。该条件下lifepo4/C的实际放电比容量为140.6 mA h g 1,与模型预测值142.03 mA h g 1无显著差异。
摘要:采用熔盐-碳热还原法制备了lifepo4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交流阻抗(EIS)和充放电测试对粉末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材料具有完整的橄榄石结构,颗粒粒径约1μm且粒度分布均匀,材料0.2 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6.4 mAh/g,1 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1.2 mAh/g,循环50次后1 C比容量增至141.7mAh/g,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摘要:以竹材为原料,在高温Ar保护下制备了竹炭(BC),并将其掺杂到lifepo4/MWNTs复合材料中,用XRD、SEM、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塔菲尔曲线测试技术研究了前期掺BC对lifepo4/MWNT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3%质量分数BC时,lifepo4/MWNTs/BC样品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以0.1 C循环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69 mAh/g,11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7.0%,并且随着放电倍率的增加,容量衰减变快;0.2 C和0.5 C放电时,放电比容量降为143 mAh/g和132 mAh/g,然而循环稳定性较好,11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4.4%和93.9%。
摘要: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含空位和杂质缺陷的lifepo_4电子结构,通过能带、态密度、布居分布分析,阐明缺陷及阴离子掺杂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为lifepo_4的结构设计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Li、Fe和O空位型缺陷对lifepo_4的带型变化影响较小,禁带中无新的导带,禁带宽度有一定程度缩小,有利于电子的传导,但总能量上升,造成结构的不稳定性,在实际高温制备过程中,可能产生少量杂相,影响lifepo_4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P空位缺陷对lifepo_4的带型影响同样较小,但在禁带中产生了两条新的导带,禁带宽度明显变窄,有利于电子的传导,虽然总能量上升,造成结构的不稳定性,但在实际高温制备过程中,可能产生微量有利于电化学性能的杂相;F掺杂lifepo_4的带型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半导体类型由p型转变为n型,极大地促进了电子的导电性,总能量下降,结构稳定,对lifepo_4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正面的影响。
摘要:采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研究了在lifepo4的Li位、Fe位和Fe/Li位共掺杂金属原子对材料的电性能和局部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Li位掺杂(Li0.75Na0.25)FePO4比Fe位掺杂Li(Fe0.75Mn0.25)PO4表现出更好的电子电导性,而局部结构稳定性刚好相反。但是Fe/Li位共掺杂对电子电导性和局部结构稳定性具有双重优化作用,这可能是由Na-2p电子与Li-s电子相互作用引起的。同时,根据计算差分电荷密度关系可以发现共掺杂后会有大量其他原子电荷向Li原子周围偏移,从而改善材料的电子电导性能。
摘要:以Fe2O3、FePO4为铁源,分别采用蔗糖和活性铁粉为还原剂,设计了4条反应路线,利用热还原法制备了lifepo4/C复合材料。用XRD和SEM对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用循环伏安法、充放电测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电化学性能。制备的lifepo4/C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以FePO4和活性铁粉为原料制得的复合材料性能最佳,以0.2C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1 mAh/g,第20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仍能保持99.5%。
摘要:针对矿用单轨吊串联电池组充电过程的不一致性及传统均衡充电方式存在发热量大、均衡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反激变换原理的矿井单轨吊lifepo4动力锂电池组均衡充电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反激变换器的性能、磁芯选择以及主要参数的计算,并给出了均衡充电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较好地实现电池组的均衡充电。
摘要:以lifepo4(LFP)为正极、Li4Ti5O12(LTO)为负极制备了1165140型锂离子电池,并研究了不同电池设计(负极过量、正极过量以及正负极容量接近于1)对电池容量发挥的影响。结果表明,N/P接近于1时,正、负极材料容量发挥以及充放电效率最高,电池能量密度能够达到56Wh/kg。
摘要:调研了全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LiNiO2、LiMn2O4、lifepo4 LiNi0.8 Co0.2 O2和Li(CoMnNi)1/3O2的学术研究论文和技术专利申请与授权数按年和语言分布情况。综述了前4种材料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展。例如,通过掺杂其他元素、表面包覆、细化材料颗粒及改善正极结构设计来提高正极材料的充放电容量、寿命、功率密度和电池高功率密度使用时的安全性。
摘要:通过深入分析螺旋输送机理,在已有螺杆研究成果,及前期对于粉体物料特性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专为输送lifepo_4材料的变螺距螺杆,并对螺杆设计过程中包括螺旋轴直径、螺距、轴的转速等在内的几个主要参数进行了阐述。结合三维软件绘制螺杆模型,并基于离散单元的理论知识,对设计的螺杆进行物料颗粒运动仿真分析。螺杆上变螺距段对物料的提取会减少粒子力,颗粒在后端的磨损峰值不会太高。采用这种变螺距螺杆可在减少颗粒表面碳层脱落的同时增加物料的密实度,既能提高输送效率,又可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