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结合福州地铁4号线江边村站工程,分析临近周边建筑物和河流,基坑底下具有高水头承压含水层的车站基坑降水目标。并考虑水平封底能否形成完好隔水体工况,基于Visualmodflow对江边村站一期基坑降水进行设计计算,分析高压旋喷桩加固体和地连墙围护结构形成的五面隔水帷幕对地下水渗流场影响机理。五面隔水帷幕改变地下水渗流场,对垂直向等效减小基坑涌水量、控制坑外地下水位。
摘要:目前在各种基坑问题中,基坑涌水是其中重点之一,涌水量预测的正确与否,对设计的支护形式、施工排水设计、施工作业方法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以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北锚碇水文地质资料为依据,探讨采用数值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预测基坑涌水量的问题。
摘要:针对复合含水层地区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降承压水的技术难题,以上海市虹梅南路—金海路通道越江段工程奉贤段深基坑为例,提出采用抽水试验与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减压降水方案最优化设计的目的。
摘要:涌水量预测是隧道勘察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在受邻近隧道排水影响条件下,涌水量预测更是难上加难。通过现场试验获取水文参数,采用4种传统预测方法和modflow数值模拟法对春天门隧道涌水量进行预测,并与实际监测结果对比,得到:1)受既有邻近羊鹿山隧道排水影响,春天门隧道涌水量(22992.15m^3/d)远小于羊鹿山隧道(43177.536m^3/d);2)传统计算方法中,科斯加可夫公式法计算结果(22992.15m^3/d)与实际涌水量(13646m^3/d)最为接近;3)modflow软件数值计算法也是一种较适用的涌水量预测方法,预测涌水量为18005m^3/d,较接近真实值。
摘要:为了建立一批适用于本科生教学的水文地质三维数值模型,提高对隐蔽空间水文地质规律与水文地质现象的表达能力,依据水文地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适于三维数值模拟的水文地质规律与水文地质现象,设计出概念模型,实现三维模型的计算机化。针对不同的模型,设计其边界初始条件与变化情况,设计出观察与展示的内容,包括观察的对象,参数与动态过程等。依托modflow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对设计好的模型进行建模,调试。通过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共享免费的数值模拟后处理模块,共享教学模型,通过学生的实际应用,对模型进行评价与意见反馈。
摘要:基于哈密盆地地下水严重超采,论文以哈密盆地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为研究对象,利modflow软件建立了地下水水流的数值模型,模拟了地下水的渗流场。利用所建模型预报了不同设计开采量条件下地下水水位的变化。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论证了不同开采方案下的地下水降深及其变化。不同设计开采量条件下的预测结果表明,要遏制哈密盆地地下水漏斗的进一步加深和扩展,年地下水开采量必须控制在36 463万m3以下,否则将致使哈密盆地地下水漏斗问题的进一步加重,面临水资源枯竭的危险。
摘要:地下水数值模拟是矿坑疏干排水设计的基础。该文以江西武山铜矿为研究对象,根据矿区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及水文地质条件,对矿区的岩溶-裂隙含水系统进行概化,建立地下水流三维数学模型,结合现场抽水试验资料,采用modflow有限差分法进行地下水模拟,预测矿井在不同设计疏干水平下,地下水流场分布及矿区涌水量大小,为矿山地下水有效防治和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摘要:某基坑工程开挖深度大,下部承压含水层对基坑开挖构成了威胁,在地下连续墙难以深入含水层底板形成全封闭式止水帷幕的情况下,采用悬挂式止水帷幕+基坑内降水方式控制基坑内外地下水位。此种工况下,地下水渗流条件极其复杂,具有明显的三维流特征,采用地下水三维渗流数值方法对降水方案进行设计,成功将基坑内地下水位控制在安全水位以下,确保了基坑工程的顺利进行,降水未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摘要:研究区北侧位于秦岭南麓山前冲积平原,南侧位于汉江一级至三级阶地。在大量水文地质调查及水文地质试验基础上,采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Visual modflow对水源地地下水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模型校正参数计算结果与水文调查结果基本吻合,通过对比三种地下水开采方案下水位变化的历时曲线及平面分布特征,合理优化了开采井布置方案与开采流量,分析了拟建水源地开采对已有水源地运行的影响,为水源地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摘要:地下水和湖泊的相互作用对湖泊富营养化及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地下水不能被人们直接观测的特点,可视化模型作为研究地下水-湖泊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和依据,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青睐。其中,有限差分模型modflow和溶质运移模型MT3DMS在地下水研究中应用广泛。根据资料,探讨modflow和MT3DMS的特点及应用,并总结了该软件模拟地下水-湖泊相互作用的4种方法。基于目前的研究情况,总结了国内模拟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发展趋势。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