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针对结构形式相对复杂、设计较为繁琐、调试困难等问题,研制一款C频段通信系统适用的正交模式耦合器(ortho-mode transducer,omt)。借助正交波导间的隔离特性并通过选取合适的波导口径大小,提高5.4~5.7 GHz频带内的收发隔离度。制作原理样机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5.4~5.7GHz频段内,直通端口的驻波比小于1.10,耦合端口的驻波比小于等于1.15,收发隔离度小于-57.5 dB,证明该设计有效且满足C频段天馈设备的要求。
摘要:提出了一种OMT与设计样本的综合机制.这种机制分别提供了设计样本和OMT设计的结构化表示,支持不同的软件设计抽象层次之间的映射.根据这种机制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工具原型OMTtool.
摘要:1.引言 omt作为一种面向对象的软件方法学,已经成为面向对象技术的主要流派之一,支持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能实现系统的无缝开发。目前,已经有人从理论上探讨了用^(++)、SmallTalk等面向对象语言实现omt设计。
摘要:omt不仅仅是一种编程技术 ,而是一种通过模型来思考问题的方法 ,这些模型都是围绕着真实世界的概念建立的。omt方法提供了一组面向对象的概念及图形符号 ,然后利用这些概念及符号来分析需求、设计系统、实现目标 ,它适应于整个软件的开发过程。
摘要:通过一个生产质量监造系统具体地介绍了面向对象的建模过程,即如何对一个实际系统进行分析,建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及功能模型,然后优化设计。
摘要:基于omt对象建模技术的系统构建过程更直观、开发人员易沟通,各开发阶段使用统一的概念模型,减少了相互转换带来的错误和冗余。本研究提出了基于omt对象建模技术构建一个软件系统,用***实现了模型的全部功能,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本次研究的可行性。
摘要:本文结合一个MIS系统开发的实例,介绍了OMT系统设计并着重讨论了对象模型的建立及其一般实现方法,最后提出了在JAVA环境下实现OMT设计的一些具体方法。
摘要::本文通过对经典的面向对象建模方法 omt方法与 OOram方法的比较 ,论述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进而讨论了 OOram方法比经典的面向对象建模方法的优势 ,以及它的不足之处。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omt方法学的建模方法,并应用这种技术解决了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工资奖金管理子系统建模与设计问题,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在实际项目中成功地实现,充分体现了omt方法的实用性、灵活性和完整性。
摘要:目前,对于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研究已日益成熟。其中,对象建模技术(omt)在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建模中具有较好的性能。介绍了omt概念以及omt的三种模型,阐述了omt的建模和设计过程,充分体现了omt技术为大多数应用领域的软件开发提供了一种更实际、更高效的保证。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