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基于2012—2021年295份政府数据开放相关政策,采用文本挖掘法和内容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和pmc指数模型,对我国8项政府数据开放政策样本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政府数据开放政策整体质量较高,呈现出“地市级—省级—国家级”依次递减的特征,且各项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性质、政策公开等方面的一致性程度较高。但与此同时,样本政策的内容设计仍存在政策主体缺位、政策目标不完备、政策适用范围过窄和政策持续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基于此,我国应加强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主体管理机制建设,完备政策目标设定,适当拓展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适用范围,注重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持续更新和调适。
摘要:复杂多变的网络空间与稳定和谐的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需要相关的政策设计作出回应。基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成立以来颁布的网络空间内容治理政策,在论述政策表达逻辑的基础上,结合既有研究构建pmc指数模型,展开对网络空间内容治理政策的评价。研究发现:网络内容识别类政策较为匮乏,部分政策对风险评估、制度建设和社会监督方面的关注度较低,存在工具运用不合理、政策领域不全面、政策效力不足等问题;pmc指数与政策工具、政策领域、政策功能等具有强相关性,与政策性质和政策策略具有弱相关性等。应从提升政策效力、优化行政架构和创新政策工具应用等方面促进网络空间内容治理政策优化。
摘要:一流本科教育政策是本科教育提质增效的行动指南,对相关政策的评价可以为政策制定、调整和完善提供参考。研究结合文本挖掘与内容分析法,通过构建pmc指数模型对8所高校一流本科教育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结果发现:(1)各校政策在政策性质、政策重点、政策受众、政策功能、政策视角、政策指向和政策文件引用等方面的一致性程度较高;(2)政策设计总体较为合理,共有7项政策等级评价为优秀,1项为可接受,无不良和完美级政策,且在政策重点、政策功能、政策视角和政策文件引用方面优势明显;(3)样本政策存在政策指向结构性失衡、政策目标设置不合理、政策科学性有待提高、政策保障激励有效性难以发挥等问题。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近年来各级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战略纲要、发展规划、行动方案,旨在通过宏观和微观政策引导,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经济、推进乡村治理方式转变。开展现有数字乡村政策量化评价研究,既是对现有政策体系的协同性的理论探索,又是对新政策的制订、政策工具改进提供参考依据。利用ROSTCM文本挖掘工具和文本内容分析法,对数字乡村政策进行高频词分析,设计评价指标,对12项数字乡村政策样本构建pmc模型,测算pmc指数,绘制pmc曲面,分析各项政策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结果表明,我国数字乡村政策整体态势良好,设计较为合理,但是在以下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政策激励举措不足、政策前瞻性引导偏弱、内生发展动力关注度低,对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
摘要:[目的/意义]机器人产业政策是保障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南。对机器人产业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可以为政策的制定、调整、完善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方法/过程]从情报需求识别、规划、搜集、加工、分析、演示的过程视角对机器人产业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通过pmc指数模型,结合文本挖掘,计算出8项机器人产业政策的pmc指数,提出政策改进路径,并绘制pmc曲面图。[结果/结论]机器人产业政策总体设计较为合理,其中4项政策等级为优秀,4项为可接受。但同时,政策仍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一是政策缺少监管性和诊断性;二是具有长期时效的政策空缺;三是政策工具运用失衡。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摘要:基于文本分析法对“十三五”时期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政策进行研究,在确定9个一级评价变量与34个二级评价变量的基础上,采用二进制计分法对8项青少年校园足球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政策P1的pmc指数为5.850,评级为“可接受”;政策P3、P4与P6的pmc指数分别为6.183、6.600与6.233,评级为“优秀Ⅱ”;政策P2、P5、P5与P8的pmc指数分别为6.650、7.267、7.133与7.100,评级为“优秀Ⅰ”。借助pmc曲面图与多投入产出表对8项政策文本设计进行复盘,获得以下启示:注重政策制定多主体交叉性,催生多主体协同效应;注重政策作用在时间与空间上连续性,催生政策影响力叠加效应;注重政策调整的动态性,催生政策效用弹性效应。
摘要: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对于我国深入贯彻实施“双创”战略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重大。文章基于2001—2021年出台的13项与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相关的政策文本,根据高频词以及相关文献构建pmc指数评价体系,考虑到政策的时效性与紧密相关性,选取了国家、江苏省与南京市出台的6项典型的大学科技园创新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6项政策总体设计合理,其中政策P1、P3、P4、P5为优秀级别,政策P2和P6为完美级别,但是创新服务政策不完善、执行保障措施不健全。研究结果将为完善我国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摘要:[目的/意义]区块链政策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区块链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区块链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分析政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优化建议。[方法/过程]以Herring模型的竞争情报过程视角,基于pmc指数模型和文本挖掘的分析方法,对8项省级、地市级、区县级区块链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得出各项政策的pmc指数和凹陷指数,定性评价各项政策的优劣,并提出改进路径。[局限]pmc指数模型的变量设置有待进一步细化和优化。[结果/结论]区块链产业政策设计总体较为科学、合理,政策质量较高,其中7项为优秀,1项为可接受,但在政策时效、政策工具、政策性质方面得分较低。应用pmc指数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政策薄弱环节,为区块链政策的制定、调整、完善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摘要:公共数字文化政策对于规范与促进数字文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对现行政策的量化评价可为后续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以2011—2022年国家层面出台的45份公共数字文化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政策的评价体系,并运用pmc指数模型对其中8份公共数字文化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公共数字文化政策整体质量较高,8份政策文本中有6份处于优秀等级,2份为良好等级。但同时,政策的内容设计仍存在缺少监督评价和强制要求倾向、政策工具运用不均衡、政策重点结构性失衡、短期和中期时效的政策空缺等不足,为此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摘要:[目的]对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进行评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长护险政策提供参考。[方法]立足于pmc指数模型并结合文本挖掘与内容分析法,以17项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为研究样本,通过高频词、社会网络图以及pmc曲面图等进行全面剖析。[结果]在17项不同层级的政策样本中,3项优秀,13项一般,1项及格,pmc指数平均值为6.18分,政策设计总体比较科学合理,但仍有较大改进空间。通过对比2项代表性政策发现,由于经验不足、机构人员配置不合理且流程不规范、待遇给付与筹资之间缺乏关联机制等局限,从而在政策时效、政策规范、激励措施等方面的考虑有所欠缺。[结论]目前构建适合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体系仍处于初步阶段,可从缩短政策试点周期、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强化激励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