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背景:课题组在国内首次合成了葡萄球菌抑制剂rnaⅲ抑制肽,并制备了rnaⅲ抑制肽/磷酸胆碱基细胞膜仿生药物涂层。目的:评价rnaⅲ抑制肽/磷酸胆碱基细胞膜仿生药物涂层的血液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10/2007-10在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及医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成年普通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由解放军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方法:将洁净的316L不锈钢片浸渍于5g/L的四元共聚物四氢呋喃和质量分数10%的rnaⅲ抑制肽混合溶液中,获得稳定的聚合物涂层,按1cm2/mL在37℃无菌条件下用生理盐水浸提72h,制得浸提液原液;加入同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制得50%浸提液。选择溶血实验、凝血实验、血小板聚集实验,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观察rnaⅲ抑制肽/磷酸胆碱基细胞膜仿生药物涂层对兔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红细胞溶血率,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情况。结果:溶血实验结果显示浸提液原液和50%浓度浸提液的溶血率分别为3.08%和1.88%,两者的溶血率均<5%,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的溶血实验要求。凝血实验结果表明浸提液原液和50%浓度浸提液对兔凝血时间无明显影响,对各时间点兔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均无明显作用,对兔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无明显影响,对兔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结论:实验数据表明,国内首次合成的rnaⅲ抑制肽/磷酸胆碱基细胞膜仿生药物涂层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摘要:背景:葡萄球菌感染和生物被膜形成受群体感应机制调控。葡萄球菌rnaⅲ抑制肽可以干预葡萄球菌群体感应系统,阻断葡萄球菌细胞间的信号传导通路,进而抑制葡萄球菌的毒素分泌和生物被膜形成,防治葡萄球菌感染。目的:探讨葡萄球菌rnaⅲ抑制肽(RIP)的人工合成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6-08/11在北京宣武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Fmoc-AA、Pipredine、TFA、HMP购自美国MERCK公司;DCC、HOBT、DMAP购自美国ABI公司。方法: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rnaⅲ抑制肽,HPLC法纯化,进行质谱分析法、酸水解法、红外光谱分析法和内酰胺酶活性测定法检测。主要观察指标:①合成和纯化结果。②分子量测定结果。③组成成分分析结果。④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⑤结构分析结果。⑥生物活性鉴定结果。结果:合成的rnaⅲ抑制肽纯度为97.42%,相对分子质量为914.37,与理论相对分子质量基本一致;与天然rnaⅲ抑制肽具有相同的氨基酸组分、氨基酸序列以及空间结构;生物活性检测证明合成rnaⅲ抑制肽具有和天然rnaⅲ抑制肽相同的功效,可以有效抑制细菌产生rnaⅢ。结论:采用固相合成法成功合成rnaⅲ抑制肽,鉴定分析证实合成的多肽和天然rnaⅲ抑制肽蛋白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摘要:目的探究rnaⅲ抑制肽(RIP)在细菌的不同生长时相对葡萄球菌溶素和黏附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按比例接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至培养基中,将过夜培养的细菌分别转接至TSB培养基(含0.5%的葡萄糖),将其浓度调整至1×10^8 CFU/mL。RIP组加入课题组设计合成的RIP衍生物(RIP1183),对照组加入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检测其对细菌生长曲线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在细菌迟缓期(2 h)、对数期(6 h)和稳定期(10 h)检测RIP1183对rnaⅢ、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caA和fnbA基因的转录水平的影响,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IP1183不影响细菌生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IP组细菌生物膜形成显著减少(P<0.01)。迟缓期(2 h),与对照组比较,RIP组rnaⅢ表达明显降低(P<0.05)。对数期(6 h),与对照组比较,RIP组rnaⅢ、HLA表达显著降低(P<0.01);稳定期(10 h),与对照组比较,RIP组icaA、fnbA和rnaⅢ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RIP1183通过抑制附属基因调节系统的效应分子rnaⅢ的表达,显著降低不同时相不同毒力因子的表达,从而破坏细菌对环境适应机制,可能是其抗菌活性和抗生物膜形成的机制之一。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