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SYSWELD"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固有应变值施加方式的焊接变形仿真研究
收藏 引用
《工具技术》2017年 第11期51卷 12-16页
作者:陈小建 朱海燕 徐腾养 王秋实华东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为提高固有应变法在预测焊接变形应用中的准确度,以T型接头为算例,采用sysweld仿真软件对多个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固有应变施加方式对焊接变形预测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固有应变施加方式。为了验证此方法的准确性,将三种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铝合金联装架焊接变形控制
收藏 引用
《焊接》2020年 第11期 17-20,55,62页
作者:高艳芳 廖传清 万骏 高嘉爽 于彬 夏文吉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上海200245 
以铝合金联装架为产品对象,进行了铝合金联装架焊接变形控制的研究。通过焊接组件配对优化、焊接变形预判、焊接工装优化设计、零件焊接余量预留、焊后热处理过程控制等方式,控制了联装架的焊接变形量和焊缝质量。最终,上架对角线长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仿真技术在焊接工艺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创新》2019年 第16期 164-165页
作者:李雪罡 郝悦 田恺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20 
近年来,焊接工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制造领域,焊接变形直接影响着零部件的制造精度,因此通过仿真优化焊接工艺来控制焊接变形具有重要意义。以两款焊接软件sysweld及WELD PLANNER为例,针对两种软件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实例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固有应变法的转向架构架焊接变形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电焊机》2016年 第9期46卷 104-106,110页
作者:刘赞 陈鹏 梁勇 范兴文 徐紫薇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使用sysweld中的固有应变法对转向架构架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三种不同焊接方向的方案对构架变形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得到每种方案下构架各方向上的焊接变形。结果表明,使用固有应变法能够对大型构件进行焊接模拟;不同方向下的焊接变形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焊接仿真技术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设备工程》2020年 第6期 164-165页
作者:李雪罡 李翔 王云龙北京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20 
钛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等优良的特性,因此,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制造领域。对于成形好的钛合金的飞机壁板而言,由于其强度与刚度的要求,常利用激光焊接在成形好的钛合金飞机壁板上焊接加强筋结构。本文基于sysweld...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铸焊式主索鞍焊接工艺分析及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焊接技术》2017年 第11期46卷 41-45页
作者:李爱农 吴宸超 刘继平 李蓓 赖宇宙 熊瑛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中铁科工集团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223 
基于sysweld模拟,针对大型主索鞍鞍头与座体的对接焊缝,分析了材料焊接性,模拟了一定热输入条件下的焊接温度场、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模拟表明:热输入越大,焊缝及热影响区经800~500℃冷却所需时间越长,较硬脆的马氏体、贝氏体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液力变矩器盖总成焊接热循环仿真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师》2020年 第6期 109-111页
作者:霍春梅 唐春 凌锡春重庆红宇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402760 
盖总成是液力变矩器的重要零部件,盖总成固定块焊接后的位置精度是影响产品对接的关键尺寸。文中主要利用焊接有限元分析软件sysweld,预测了盖总成固定块在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的焊接变形和焊接残余应力,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根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板材厚度对焊接变形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工业设计》2016年 第6期 179-181页
作者:李传利上海东真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940 
针对船体建造时对接焊焊接过程中,对于不同厚度板材横向收缩量、纵向收缩量以及角变形的研究规律问题,利用焊接专用软件sysweld基于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船体板材在不同板厚下的对接焊焊接工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得到随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子束焊仿真技术在ITER 68 kA超导电流引线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焊接技术》2021年 第7期50卷 20-22,I0012页
作者:马建国 刘振飞 王丽芳 刘志宏 沈旭 彭黎明 徐朝胜 吴杰峰特种焊接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淮南232000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 
以焊接模拟软件sysweld为平台,用双椭球+圆锥复合热源模型对?105 mm×44.5 mm的TU1无氧铜环焊缝的收束流的位置进行模拟研究,并通过焊接生产加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收束流角度的增大,焊接变形逐渐增大,焊后残余应力逐渐减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