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TWIP钢"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铜合金化对Fe-18Mn-0.6C twip钢低温韧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铁》2024年 第5期59卷 145-152页
作者:齐程伟 董福涛 张文文 代鑫 田亚强 陈连生 陈俊华北理工大学现代冶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北唐山063210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与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19 
twip(twinning induced plasticity)具有高强塑性、高抗冲击韧性和高低温性能等优点。目前市场应用较多的是以Fe-18Mn-0.6C为基的twip钢。高性能twip钢的工业化生产和推广可实现中国铁产业品种规格齐全化和推广高附加值铁材料。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twip钢的研究现状
收藏 引用
《宝技术》2008年 第6期1卷 62-66页
作者:马凤仓 冯伟骏 王利 张荻宝钢股份公司上海201900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030 
综述了twip(Twinning induced plasticity)研究的现状以及最新的进展。主要介绍现有twip钢的成分体系,即Fe-Mn-Al-Si系、Fe-Mn-C系和Fe-Mn-Al-C系,以及各合金元素的作用;twip钢基于层错能的成分设计方法,层错能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塑性奥氏体twip钢研究进展与应用
收藏 引用
《莱科技》2009年 第4期 1-3页
作者:许荣昌 亓显玲 代永娟技术研发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 
综述了高塑性奥氏体twip(Twinning induced plasticity)的研究现进展与应用领域,重点介绍了twip钢性能特点,组织转变机理,成份设计,生产工艺,分析了twip钢的发展前景与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Fe-20Mn-0.6C高锰TRIP/twip钢微观组织表征
收藏 引用
《应用科技》2013年 第2期40卷 76-80页
作者:邱从怀 申勇峰 薛文颖 王沿东东北大学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19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19 
设计出一种Fe-Mn-C系TRIP/twip钢,通过静态拉伸测试热轧力学性能,并利用EBSD、XRD、SEM分析其拉伸变形后的微观组织变化.结果表明:Fe-20Mn-0.6C板热轧后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真应变可达到0.59,抗拉强度为1 631 MPa.热轧后组织为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孪生诱发塑性实体膨胀管膨胀有限元分析
收藏 引用
《工程设计学报》2013年 第3期20卷 236-242页
作者:蔡志安 李春福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孪生诱发塑性(twinning induced plasticity,twip)作为一种具有高强韧性的先进铁材料,鲜有文献报道其用于膨胀管的膨胀力学有限元分析.为了获得twip钢膨胀管的膨胀过程及膨胀后的力学状态、不同壁厚twip钢膨胀套管的理论膨胀极限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实践项目的材料腐蚀与防护综合性实验设计
收藏 引用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年 第4期38卷 197-200页
作者:岳丽杰 曹梅青 夏鹏程 谢鲲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 
以工程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设计了一个研究先进高锰twip钢的腐蚀行为及防腐蚀设计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包含腐蚀实验方案设计、腐蚀机理分析、材料表面Ni-P合金镀层制备及其性能分析等。在整个实验的实施过程中,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热处理工艺对Fe-16Mn-1.4C-1.2Al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热加工工艺》2018年 第14期47卷 205-207,212页
作者:王亚祥 王荣吉 童希 俞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设计正交试验,研究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及冷却方式对Fe-16Mn-1.4C-1.2Al系twip钢微观组织和显微维氏硬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热处理参数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显微硬度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和热处理时间延长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POSCO高锰产品研发进展及商业化应用
收藏 引用
《冶金管理》2021年 第14期 50-57页
作者:罗晔宝钢中央研究院武钢有限技术中心 
高锰是韩国POSCO公司的WTP产品,其Mn含量为3%~27%。与传统材料相比,经过合金成分设计后,根据Mn含量的不同,高锰不仅具有经济性,而且表现出高强度、塑性、超低温韧性、加工硬化性、耐磨性、抗冲击安全性以及无磁性。截至目前,POSCO...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钟勇
收藏 引用
《中国冶金》2020年 第6期30卷 108-108页
钟勇,宝山铁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钟勇同志从事金属材料研发近20年,研究方向涉及汽车用超高强、减振合金、钛合金、高性能管线的组织调控、变形机理和材料开发。研究成果如下。(1)新型超高强度汽车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推广: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