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Turbo码"
311 条 记 录,以下是261-270 订阅
视图:
排序:
瑞利信道下基于turbo-BICM-ID的DFT-S-OFDM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无线电工程》2017年 第9期47卷 38-43页
作者:高红山 高凡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81 
为了提升DFT-S-OFDM系统在瑞利信道下的传输性能,采用位交织编调制迭代译方案(BICM-ID)、旋转映射(R-QAM)和turbo码等技术,设计了基于turbo-BICM-ID的DFT-S-OFDM系统。给出了系统原理框图,对编调制系统的解调译迭代算法进行了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CCSDS标准的turbo器的硬件设计
收藏 引用
《无线电工程》2005年 第11期35卷 59-61页
作者:李涛护 李建东 周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71007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研究所石家庄050081 
turbo码具有接近Shannon信道理论极限的译性能,CCSDS在保留原编方案的前提下已将其加入遥测信道编建议书。在简要介绍CCSDS标准的编结构以后,概述了相应的turbo码器的硬件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具体的设计流程,最后给出了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利用N阶幻方设计一种具有低相关特性的交织器
收藏 引用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 第4期15卷 53-55页
作者:焦耀斌 陈自力 刘云庭军械工程学院光学与电子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03 军械工程学院基础部河北石家庄050003 
turbo码是近年信道编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而交织器的设计则是turbo码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利用数学中的N阶幻方设计了一种交织器,给出了交织方案.并利用相关特性分析了其交织性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改进S随机交织器的设计及性能
收藏 引用
《河南科技》2004年 第8期23卷 30-31页
作者:张德辉 贾琦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交织器在turbo码的设计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围绕其设计准则,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交织器.其中,S交织器是性能颇为良好的一种.但是,由于S交织器生成的字的低重分布很不理想,存在着大量重量很低的字.使得字在高信噪比时性能得不到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二次同余映射的保奇偶对称交织器设计
收藏 引用
《无线通信技术》2009年 第1期28卷 5-8页
作者:许兆 王珂 李卓 杨兆升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长春130025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长春130025 
本文在交织器的保奇偶特性方面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二次同余映射的保奇偶对称交织器设计。二次同余映射,易于实现,通过平移半个周期即可实现对称性,以达到减少延时和节省存储资源的目的;保奇偶特性,可以避免删余过程带来的不等差保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具有良好S距离特性QPP交织器的设计
收藏 引用
《信息技术》2011年 第8期35卷 166-168,188页
作者:王云飞 郑晨熹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510663 
交织器的设计对提高turbo码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研究了QPP交织器的设计原则,给出了具有良好S距离特性的QPP交织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设计得到的QPP交织器的性能并不比通过随机搜索得到的一般S-随机交织器性能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CDMA2000中信号交织器的设计与仿真
收藏 引用
《山西电子技术》2013年 第5期 54-55,71页
作者:华钰 孙运强 姚爱琴中北大学 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51 
为了提高低信噪比情况下系统的纠错能力,turbo码作为通信传输系统中的一种新兴的信道纠错编技术,逐渐成为了信息编界的研究热点。交织器是turbo码编、译器的重要组成部件。本设计对CDMA2000中的turbo交织器进行了介绍,设计了交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串行级联卷积的设计与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6年 第6期17卷 8-11页
作者:雷菁 刘东华 黎新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73 民航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科研基地四川广汉618307 
在一定信噪比条件下串行级联卷积能达到比turbo码更好的误比特率性能.本文首先分析串行级联卷积性的误比特率性能限,然后根据串行级联卷积的结构分析其各个关键参数的设计,最后给出串行级联卷积的设计准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低复杂度LDPC译技术的发展前景
收藏 引用
《轻工科技》2012年 第6期28卷 73-73,75页
作者:李晋峰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是当前信道编领域的研究热点,它拥有逼近Shannon理论限的性能[1]。因此,对低复杂度LDPC研究,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的。通过与另一个通信热点编turbo码进行对比,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改进的Max-Log-Map译算法的DSP实现
收藏 引用
《电子设计工程》2012年 第13期20卷 57-60页
作者:戚楠 李立欣 范捷 蒋少豪 张会生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陕西西安710129 
针对传统的Max-Log-Map译算法时效性差、存储空间开销大的特点,本文对传统的Max-Log-Map译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的算法对前、后向度量使用了蝶形结构图,便于DSP实现;将原始帧均分为多个子块,设计子块间的并行运算以减小系统延迟;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