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Turbo码"
311 条 记 录,以下是291-300 订阅
视图:
排序:
采用近似max*运算的Log-MAP译算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6年 第3期33卷 255-258页
作者:孙增友 李欢欢 王蒙 王景芹东北电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0012 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天津300130 
为有效降低turbo码的硬件存储消耗,提出一种基于近似max*运算的改进的Log-MAP算法。并通过设计合适的数字电路来找出一组数据中最大的两个值嵌入到其相关函数项中,有效实现了低复杂度的turbo器的硬件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并行级连设计方法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3年 第3期4卷 52-56页
作者:巩克现 刘玉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本文在引入了分组的一些基本概念之后,利用等价分组分析了并行级连卷积(turbo码)的性能,指出为了使并行级连发挥最佳性能,应采用反馈卷积作为成员,在这种情况下,误率同交织器长度的倒数(1/N)成正比。这些结论为进一步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turbo在鲁棒数字水印中的实现方法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 第5期7卷 706-712页
作者:王斌 胡艳维 秦拯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广州510640 湖南大学软件学院长沙410082 东莞理工学院东莞523808 
在典型的通信系统中,调制过程是数字信号加载在载波的幅度值、载波的频率或者载波的相位上。因此,可以把载体数据看成是一种广义上的传输载体,把水印信息看成是一般数字信息,那么水印的嵌入过程就是一个广义的调制过程。相应地,可以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线通信中的turbo和均衡技术分析
收藏 引用
《信息记录材料》2021年 第12期22卷 219-221页
作者:高凡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81 
turbo码出现和应用是编史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为了确保turbo技术与通信系统设计进行充分结合,本文根据turbo码的编原理,分别研究了turbo-TCM编调制器和turbo-TCM解调译器。最后,从移动通信中的均衡技术、turbo均衡技术、T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FPGA的turbo交织器设计
收藏 引用
《信息与电子工程》2007年 第3期5卷 186-189页
作者:赵旦峰 雷李云 罗清华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介绍了一种turbo交织器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硬件实现方案,将交织算法的软件编程和FPGA内部的硬件存储块相结合,有效地降低了译器的硬件实现复杂度,减小了译延时,并且给出了具体的译器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turbo器滑动窗的改进及其FPGA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力学报》2008年 第5期23卷 394-397页
作者:詹书荣 黄春晖福州大学物信学院福州350002 
针对turbo算法的硬件实现进行了研究,在综合分析目前turbo器硬件实现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滑动窗硬件实现算法新结构,对存储、时延、硬件消耗等细节做了一系列优化,并在Xilinx的XC3S1500 FPGA上实现。仿真结果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确定性交织器设计的改进
收藏 引用
《电子测量技术》2006年 第4期29卷 15-16页
作者:秦泗玉 2沈保锁天津大学 
首先分析确定性交织器的映射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交织器的映射关系加以保奇偶序限制和移位运算,从而得到两个改进型的映射交织算法。通过仿真对改进型交织器的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复杂度可比的情况下,改进后的交织器比原交织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改进型Code-Matched交织器
收藏 引用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 第1期35卷 64-69页
作者:罗骥 张曦林 袁东风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turbo码作为信道编方案 ,可以获得较高的误比特率 (BER)性能 ,而交织器的设计是影响turbo码性能的关键环节 .笔者在的重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Code Matched交织器 ,它可以减少低重量的数量 ,从而提高turbo码的性能 .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跳频系统下变长时隙传输的设计
收藏 引用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 第3期31卷 185-188页
作者:李晓陆 王云飞 郑晨熹海军驻广州地区通信军事代表室广州510606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510663 
为提高变长时隙下turbo码的抗干扰传输能力,提出一种将turbo码的编符号通过跳间交织分散到时隙各个数据跳中的改进算法。算法提高了接收灵敏度,实现信息的无差错接收。通过实际系统验证了该改进算法性能优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5G极化高性能编译技术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牛凯教授
收藏 引用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0年 第11期15卷 7-8页
作者:赵静不详 
1948年,信息论创始人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在其奠基性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信道编定理。70多年来,设计逼近信道容量的编方案是信道编理论的中心目标。近20年来,虽然以turbo码、LD PC为代表的信道编具有优越的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