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pH电极"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深海ph探测电极自校正技术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 第11期41卷 1773-1777页
作者:吴怀超 金波 杨灿军 陈鹰 黄霞 叶瑛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浙江杭州310027 
为了实现深海热液ph值的长期原位探测,采用2种缓冲液对ph探测电极在海底进行原位自校正.利用Fluent软件对容积为10 mL的探头腔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为保证探头腔内的液体被冲洗干净,对腔体的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混合型中性载体PVC膜ph电极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分析科学学报》1996年 第4期12卷 279-282页
作者:崔卉 刘浩 沈国励湖南大学化学计量学与化学传感技术研究所 
本文以菸酸十八烷基酯和二辛基十八胺两种中性载体混合研制成PVC膜pH电极,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电极的膜组成,测得电极的pH线性响应范围为1.8-12.1,斜率为55.6mV/pH(18℃),并测试了该电极的电位选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混料回归设计与可变容差单纯形法联合用于PVC膜ph电极的敏感膜组成优化
收藏 引用
《化学传感器》1990年 第2期10卷 30-34页
作者:吴海龙 高红峡 俞汝勤湖南大学化学化工系 
本文借助混料回归设计试验法,以斜率为优化指标,用非线性逐步回归拟合电极性能与敏感膜组成的经验关系式,然后通过可变容差单纯形法直接求解 PVC 膜 ph 电极的最佳膜组成范围,得到活性物三正辛胺的最佳成分为约1.6%,膜相中最好不加入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性载体液膜ph电极发展的若干问题
收藏 引用
《化学传感器》1991年 第3期11卷 1-10,17页
作者:吴海龙 袁若 俞汝勤湖南大学化学化工系长沙410082 
本文基于液膜(PVC 膜)ph化学传感器尤其是中性载体 ph 电极发展的简要回顾,结合本实验室具体工作,对设计用作氢离子选择电极中性载体的要求进行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总结。对液膜电极中存在的至今尚没能很好解释的超能斯特响应、亚能斯特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锈钢—碳化硅ph电极的制作及提高质量的措施
收藏 引用
《山西化工》1994年 第3期14卷 36-37,53页
作者:赵锦筠太化集团公司设计研究院030021 
不锈钢一碳化硅ph电极作为一种新型电极已在太原化肥厂、兴安化学材料厂、井陉维尼纶厂、石家庄化肥厂等化工、军工、化纤生产中应用,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笔者在制作、测试、使用、推广不锈钢—碳化硅电极实践中,反复考验了这种电极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物发酵过程中在线ph电极选用与维护
收藏 引用
《医药工程设计》2008年 第6期29卷 41-43页
作者:侯新强 张慧涛新疆农科院生物技术中试车间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00 
介绍了适用于生物发酵在线ph电极的选用,归纳总结该种电极的使用、维护及保存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新的适合低ph范围的中性载体PVC膜电极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分析科学学报》1999年 第3期15卷 182-186页
作者:宋又群 袁若 柴雅琴 沈国励 俞汝勤湖南大学化学计量学与化学传感技术研究所 
设计并合成了N-十八烷基水杨醛亚胺(ODSAI),N-十八烷基苯甲醛亚胺(ODBAI)两种新的亚胺化合物,并以此为中性载体,制成了PVC膜pH电极。此电极在pH0.6~8.5的范围内,对氢离子呈现很好的能斯特响应,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未如此简单:数字化、智能化M200Easyline水质分析仪
收藏 引用
《流程工业》2010年 第16期 25-26页
作者:王伟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半个多世纪以来,从世界上第一根同轴电导率传感器和世界上第一支复合ph电极的出现,到今天智能化M200 Easyline系列产品的成功问世,梅特勒一托利多在分析测量领域的一系列根本创新为电力、半导体、制药等工业领域的水质监控分析带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体外血气分析中的电极技术
收藏 引用
《分析仪器》1995年 第3期 37-40页
作者:余拔章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北京100011 
对血气分析中的ph、pCO_2和pO_2电极的测量原理作了系统的论述。对ph玻璃电极的膜组份设计,膜加工工艺,CO_2、O_2透气膜的选择依据,中介液对pCO_2和pO2电极性能的影响,pO_2电极的稳态方程及临床应用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评价了当前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