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学习与认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创新思维的动态分析:基于生成-选择模型的思考
收藏 引用
《人民教育》2019年 第5期 49-52页
作者:师保国 李乐"学习与认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创新思维是创新素养的核心。对创新思维我们不仅可以做静态的结构分析,也可以做动态的过程分析。基于生成-选择模型,创新思维的生成是一种包含了信息提取、远距联想、心理组合等众多日常认知活动的过程,它与个体的创新意识、认知成分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8年 第7期44卷 436-440页
作者:陈瑞婕 上官芳芳 闫欣欣 米静茹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037 
童年期的分离性焦虑障碍(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SAD)可能增加成年期焦虑谱系障碍及抑郁障碍的患病风险,且可能对个体性心理发展产生影响。国外近年来开展了大量关于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 ther...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步期焦虑影响5岁幼儿创造力:一般认知和掌握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
收藏 引用
心理学报》2022年 第7期54卷 799-812页
作者:成童 程南华 王美芳 王争艳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北京100048 
儿童早期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影响个体中央执行功能的发展,而个体中央执行功能所表现的认知能力的发展通常反映出个体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本研究采用追踪研究设计,探讨了学步期儿童焦虑对其学龄前期创造力的长时影响及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步儿母亲过度投入/未解决的依恋表征与控制行为:婚姻质量及儿童性别的调节作用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2018年 第3期41卷 565-571页
作者:刘斯漫 王争艳 张莹 江群 张茜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采用追踪设计,以北京市94名学步儿及其母亲为被试,系统考察学步儿期母亲过度投入/未解决的依恋表征对控制行为的影响,以及婚姻质量、儿童性别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过度投入/未解决的依恋表征对3岁时的强制性控制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图式治疗减轻大学生亲密恐惧的个案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 第8期25卷 583-587页
作者:罗小婧 崔丽霞 蔺雯雯 郑日昌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运用图式疗法对一个亲密恐惧得分较高的大学生进行了个体心理咨询。干预后个案的各问题量表分数明显降低,而且3个月后的追踪结果也表明这种疗效能持续。提示图式治疗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减轻亲密恐惧,促进亲密关系的建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感恩干预效果的个体差异
收藏 引用
心理学探新》2023年 第3期43卷 254-261页
作者:邓衍鹤 李奕辰 田思思 高似彤 刘翔平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3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北京100875 
近年来,基于感恩提升的干预策略对适应性功能的促进作用广受关注。然而,诸多研究却揭示出感恩干预效果受到个体因素的调节,即干预效果在不同个体间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基于基线的心理特征、人格类型、动机和人口学特征,从个体视角出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例社交焦虑认知行为咨询的案例概念化
收藏 引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年 第5期26卷 368-372页
作者:叶明泽 崔丽霞 郑日昌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北京100048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目的:应用Boschen等所提出的模型制订一例社交焦虑认知行为咨询的案例概念化咨询方案。方法:首先按照案例概念化的流程和要求将个案的内容以模式图的形式呈现给来访者,然后根据每一部分的具体问题按照相对应的咨询方法进行干预。结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正念训练改善情绪惰性的效果:正念特质的调节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 第6期23卷 1129-1132,1136页
作者:徐慰 刘兴华 刘荣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北京100089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北京100089 
目的:考察正念训练改善情绪惰性的效果,检验正念特质对正念干预效果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讲座的方式招募被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共有53人完成研究(正念训练组28人,等待对照组25人)。采用正念注意与觉知问卷测量个体的正念特质,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看电视时间与婴幼儿语言、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
收藏 引用
《学前教育研究》2018年 第11期 15-26页
作者:卢珊 崔莹 王争艳 李亚庆 郭文婷 梁熙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采用追踪设计,利用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婴幼儿14~25个月的电视接触时长,利用《汉语沟通发展量表》和《婴幼儿社会-情绪性量表》评估婴幼儿14~25个月语言发展及情绪社会性发展,由此考察看电视时间与婴幼儿语言以及情绪社会性发展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婴儿期母亲将心比心对儿童5岁共情的预测:母亲陪伴总时间的调节作用
收藏 引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年 第2期35卷 157-166页
作者:张青 刘婷婷 刘斯漫 王争艳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使用追踪设计,以68对母婴为被试,探讨母亲养育质量、陪伴时间影响儿童共情发展的机制。在婴儿期(9、14个月)评估母亲将心比心并调查母亲每周陪伴婴儿的总时间与母亲参与的互动时间;在儿童5岁时,采用"陌生人假装受伤情境"范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