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党的建设》编辑部"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科技功臣王栋
收藏 引用
党的建设2015年 第3期 15-16页
作者:黎明《党的建设》编辑部 
相信很多人应该对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的表述还记忆犹新:“如果我们不珍惜身边的第一滴水,那么最后看到的那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栋,从干起节水灌溉这个行业起,立下的誓言就是:绝不让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墨香飘逸 书画通渭
收藏 引用
党的建设2011年 第12期 13-14页
作者:陈竟《党的建设》编辑部 
通渭是陇中文化沃土,书画源远流长。这里有“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数通渭”的美誉。1993年,通渭县被文化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2005年,被评为“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2008年,被文化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泥人岳”的艺术人生
收藏 引用
党的建设2011年 第12期 48-49页
作者:李旭红《党的建设》编辑部 
他数十年如一日,用一盆黄河泥、一根竹片,塑造出了几千个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泥人,被人尊敬地称为“泥人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绣”出来的文化产业——走近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
收藏 引用
党的建设2011年 第12期 15-16页
作者:高炬《党的建设》编辑部 
庆阳市的香包民俗文化产业最大的特点是不受时空限制,不受资金制约,家家都是“车间”,人人都是“工人”,一个工艺美术大师就是一个企业家,一个香包刺绣企业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艺术工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笔墨意趣入画帘
收藏 引用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16年 第12期 62-63页
作者:陈晖《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编辑部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苏轼《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成都文创 延续历史基因打造新业态
收藏 引用
《四川党的建设2018年 第7期 72-74页
作者:陈荟竹 张微微不详 《四川党的建设》编辑部 
以文化为根基、创意为灵魂、产业为支撑,除了在既有制造业基础上寻找出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党旗映红业仁村——记临潭县店子乡业仁村党支
收藏 引用
党的建设2015年 第2期 20-21页
作者:高炬 刘凯《党的建设》编辑部 
从临潭县到店子乡,几十里的公路在山间绵延,业仁村就在这群山环抱之中.走进业仁村,新村新景即刻映入眼帘,正在施工的村级水泥硬化道路伸向远方,路旁的文化广场,设计简洁、大方,旁边溪流潺潺,清澈见底.一排排坐落在山脚下的新房映着冬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让非遗融入生活
收藏 引用
《四川党的建设2017年 第15期 70-71页
作者:张微微《四川党的建设》编辑部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社区、回归生活,是实现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路径6月10日下午4点,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展演”在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拉开序幕。木偶戏、四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为民族传承 为生活创新——专访文化长项兆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
收藏 引用
《四川党的建设2017年 第15期 72-73页
作者:陈晖《四川党的建设》编辑部 
6月10日,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成都非遗节)国际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位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加了论坛,分享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念、经验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佐餐小泡菜 致富大产业
收藏 引用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16年 第3期 23-25页
作者:刘艳梅《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编辑部 
通过三产融合互动发展,"东坡泡菜"做成了百亿大产业,既"泡"出庞大"产学研"团队支撑,更带动数十万农民增收致富"老板,来点泡菜下饭!"在四川,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星级大酒店,还是路边小饭店,餐桌上总少不了一碟爽口开胃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