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智能建筑》记者"
4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智能筑屋”2005大势所趋——从当代集团“科技主题地产”谈起
收藏 引用
智能建筑2005年 第3期 21-27页
作者:于会明《智能建筑》记者 
从未有过任何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科技以其巨大的力量和难以想象的速度,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回顾人类建筑发展历程,可以清楚看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建筑发展的基础,正是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人类才摆脱自然条件对生存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立足高端 创意无限——访奇胜奥智电器产品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业务发展总监邓子文
收藏 引用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6年 第11期 8-9页
作者:于艳荣 赵莹《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记者 
CLIPSAL奇胜,一个世界著名的装置电器品牌,1920年创立于澳大利亚,目前CLIPSAL奇胜在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奇胜品牌的产品广布于家用、通信、工业和自动化行业,产品种类达到20000种之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确智能建筑的建设最终目标——访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国际工程设计部电气室主任林海雄
收藏 引用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年 第5期 105-106页
作者:赵晶宜《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记者 
林海雄,1993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的通信与电子工程系,获得通信及管理双学科工学学士。中国建筑学会电气分会会员,上海市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专家。现任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弱电专业的副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华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的纲领性技术文件——专访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赵济安先生
收藏 引用
智能建筑2006年 第3期 69-73页
作者:刘慧明《智能建筑》记者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是一项推荐性标准,自2000年颁布以来,在智能建筑行业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技术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深入发展,业内人士普遍感觉到,原来的设计标准已经不够用了,不能满足各类建筑智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我国体育场馆的智能化建设——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舒适良高工专访
收藏 引用
智能建筑2004年 第7期 64-66,69页
作者:刘慧明《智能建筑》记者 
随着时间的推进,今年我国奥运场馆的建设将整体进入开工建设高潮。除了运用独特的建筑设计理念和高质量的建筑施工确保我国奥运场馆建设的水平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奥运场馆的智能化、信息化也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推动智能建筑行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论坛——暨智能建筑新标准新技术推广系列活动如火如荼展开
收藏 引用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年 第4期 10-12页
作者:赵莹《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记者 
标准化是推动技术创新与行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和前提。作为我国智能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最重要的技术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综合布线索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注重工程应用 再谈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记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新理念新技术研讨会
收藏 引用
智能建筑2005年 第7期 6-7页
作者:刘慧明《智能建筑》记者 
智能建筑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已过十年,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的发展,目前我国建筑智能化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近十年来智能建筑的行业管理逐步健全和规范,随着IT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产品、系统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但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房建设日臻成熟,设计规范适时而出——访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钟景华
收藏 引用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8年 第8期 17-19页
作者:许怡敏《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记者 
钟景华,教授级高工,1983年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自动化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电子工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总电气师,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担任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数据中心机房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与智能建筑发展——访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资深总工程师温伯银
收藏 引用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年 第2期 107-109页
作者:本刊记者《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记者 
温伯银原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理事长建设部建筑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建筑智能化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智能建筑学科中心主任温总曾经担任上海商城、上海花园饭店、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科技点亮智慧,设计“大”有不同——爱普生大幅面打印机设计院巡展火热进行中
收藏 引用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年 第7期 111-112页
作者:齐爽《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记者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出现,彻底地弥补了手工制图在效率、精度方面的缺陷,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选择使用CAD软件在计算机中进行数码绘图,并通过大幅面打印机直接喷绘到硫酸纸、高光纸或涂料纸等工程制图用纸上,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