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瞭望》编辑部"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格龙家的藏戏人生
收藏 引用
《瞭望》2014年 第45期 36-37页
作者:安娜 索朗德吉《瞭望》编辑部 
9月下旬的西藏的天已转凉,但在拉萨根培乌孜山脚下的“娘热民间艺术团”(以下简称娘热团)排练现场,本刊记者却未感觉到一丝凉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教育均衡化的北京探索
收藏 引用
《瞭望》2017年 第48期 54-55页
作者:赵琬微《瞭望》编辑部 
“‘高参小’项目是基础教育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新探索。大学多维度指导小学工作,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使课程成就人才多元成长,做到专人、专项发展学生专长,这种探索难能可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滕华涛:“电影应记录大时代”
收藏 引用
《瞭望》2012年 第15期 62-63页
作者:刘巍 王玮《瞭望》编辑部 
“观众喜欢一电影,不是因为表面上的那些大场面大制作。一电影通过真实的人演绎出来,一群人坐在黑屋子里为了大银幕上的故事一块儿哭一块儿笑,电影的力量就在于它是这样一个可以引发共鸣的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营医院进退喜忧
收藏 引用
《瞭望》2015年 第25期 13-15页
作者:康淼 董建国 姜刚《瞭望》编辑部 
一些靠大量投放广告吸引客户,并夸大病情过度诊疗的民营医院,正尝试重塑自身形象,改变经营模式。华侨大学附属盛兴医院院长林秋泉告诉《嘹望》新闻周刊:“我们对周边农村的低保户就医可以便宜15%~20%;对于实在看不起病的特困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让禁宫里的文物活起来
收藏 引用
《瞭望》2015年 第40期 40-43页
作者:姬斌 王军 刘苗苗 王争《瞭望》编辑部 
“必须把故宫看得见的文物藏品、古建筑和看不见的宫廷历史文化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让文物真正‘活起来’,否则文物就是缺乏‘灵魂’的‘古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包豪斯到中国
收藏 引用
《瞭望》2014年 第45期 56-57页
作者:刘苗苗《瞭望》编辑部 
“包豪斯”(Bauhaus)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成立于1919年的德国,初名“国立魏玛包豪斯”,后改称“包豪斯设计学院”,被誉为“现代设计教育与实验精神的发源地”。它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也影响了当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孙泽洲:领军“嫦娥三号”
收藏 引用
《瞭望》2014年 第4期 42-43页
作者:张冉燃《瞭望》编辑部 
对自己人生不曾精心设计的孙泽洲,却率领一支年轻的队伍完成了一个世所瞩目的设计作品——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二期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二人转之乡”的隐忧
收藏 引用
《瞭望》2015年 第14期 58-59页
作者:郎秋红 张楠《瞭望》编辑部 
梨树县是农业大县、财政穷县,他们对文化的投入还能坚持多久?如果没有了政府的支持,以农民为服务对象的县地方戏曲剧团舷自己的力量,还能走多远?有300年历史的梨树二人转艺术,如果没有人学习和保护,还能传承下去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祝榆生:第三代主战坦克总设计师
收藏 引用
《瞭望》2015年 第3期 48-49页
作者:肖来胜 张元智《瞭望》编辑部 
他用76年的党龄谱写了我国兵器工业的辉煌篇章,将96年的人生历程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践行了“把一生献给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事业单位改革完善顶层设计
收藏 引用
《瞭望》2012年 第17期 22-24页
作者:杨琳《瞭望》编辑部 
“指导意见”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顶层设计,充分体现了改革的根本性、全面性和整体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