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科学中国人》编辑部"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风雨兼程四十年:为了国防工程的环境保障——访空军某工程设计研究局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罗继杰
收藏 引用
科学中国人2012年 第20期 6-11页
作者:户万《科学中国人》编辑部 
专家简介:罗继杰,1951年出生,辽宁沈阳人,空军某工程设计研究局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专业技术二级。197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空军工程兵某总队战士、班长、干邵,1973至1977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供热与通风专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让建筑赞美生命
收藏 引用
科学中国人2010年 第1期 F0002-F0002,1-5页
作者:夏炎《科学中国人》编辑部 
建筑体现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往往被喻为凝固的音乐。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宜居环境、宜居城市、宜居住区离不开建筑的营造,而在关切人类自身的健康福祉中.医疗建筑更是与之密切相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雷达工艺之匠——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第十四研究所首席专家朱建军
收藏 引用
科学中国人2016年 第9期 54-55页
作者:吴应清《科学中国人》编辑部 
工艺,常常被称为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之母”。“雷达制造,也需要工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第十四研究所(以下简称十四所)首席专家朱建军强调了工艺之于雷达制造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如果把设计比作电影的剧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卢济威 从建筑设计到城市设计
收藏 引用
科学中国人2010年 第B08期 18-23页
作者:刘之灵 傅秋瑛《科学中国人》编辑部 
卢济威1956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临海,1960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后,一直在同济大学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都市分院总建筑师。曾任建筑系主任、建筑与城规学院副院长。现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科学照耀航空梦——记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及其代表人物李守泽院长
收藏 引用
科学中国人2014年 第6期 34-39页
作者:唐璜 黄雪霜《科学中国人》编辑部 
陕西阎良,一飞院的座落地。这个西并不起眼的小镇.却因为被誉为”中国的西雅图”,注定不能让人轻视。当初升的太阳逐渐唤醒这座充满着祥和气氛的小镇,你会发现.这里与“航空筑梦”四个字紧紧相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工业设计走向世界——记深圳市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总裁丁长胜
收藏 引用
科学中国人2009年 第11期 90-95页
作者:王继红《科学中国人》编辑部 
2009年10月,设计师李成、张洵凭借设计作品“finger coffee”摘取全球工业设计领域最顶级奖项、被誉为设计界的“奥斯卡”——“红点设计大奖”,这也是他们继2008年凭借“双边拖鞋”摘取“红点”之后再次获得这次荣誉。今天,让我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限风光在石中——记中国当代园林山水艺术名家韩良玉
收藏 引用
科学中国人2010年 第3期 122-123页
作者:王军《科学中国人》编辑部 
一块一块的石头放在一起会变成什么?有人说是乱石岗……有人说是砂石厂……韩良玉说——是奇山怪石.无限风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鱼跃龙门的是与非
收藏 引用
科学中国人2005年 第9期 4-9页
作者:本刊编辑部《科学中国人》编辑部 
每年夏季,高考总是人们最关注的议题。而谁将成为执牛耳者,更是这波舆论关注热潮中的沸点。考生兴奋、家长满意、老师和学校为之光荣和骄傲、人们的称赞与艳羡以及媒体的追踪、包围、聚焦和宣传,让折桂者一夜成名。虽然对“高考状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科学探路无界限 无人深处有春天
收藏 引用
科学中国人2014年 第10期 23-28,F0002,1页
作者:鲁长国《科学中国人》编辑部 
自从事建筑防火研究至今,李引擎已在这个行业连续工作了整整27年。期间他带领科研团队先后完成了上百项国内大型和特殊建筑工程的性能化防火设计工作,其中包括北京新十大建筑中九个建筑物的性能防火设计。谈及此,他满是谦虚:"至今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管理:科学与艺术的邂逅——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吴肖乐
收藏 引用
科学中国人2016年 第12期 60-61页
作者:武光磊《科学中国人》编辑部 
在全球化采购背景下,随着中国制造成本的增加.很多公司开始考虑外包它们的生产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比如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