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学院"
3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实体·主体·体道:武术套路审美的三重意象
收藏 引用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25年 第3期49卷 87-97页
作者:吕艾文 郭玉成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学院上海200438 上海体育大学中国体育历史研究院上海200438 
武术套路审美意象是武术套路审美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武术套路美的感受与认知。以中国传统哲学、古典美学以及审美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对武术套路审美意象的逻辑结构和实践意义进行归纳与总结。认为,武术套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幼儿武术教育与文化传承
收藏 引用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 第3期34卷 92-94页
作者:马艳 虞定海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200438 
利用幼儿武术教育进行文化传承是延续国脉的重要手段,以武术游戏为依托,综合武德故事、武术礼仪、形象教学、艺术欣赏等各种形式,寓教于乐。用游戏之主线贯穿幼儿武术教育全过程,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弘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武术的艺术化解析
收藏 引用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 第1期47卷 5-8页
作者:马文友 邱丕相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200438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当下武术的艺术化现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了阐述。在以"视觉文化"为主导型文化的时代,武术的艺术化应是武术发展的时代选择,是时代赋予当代人的历史使命,是中国社会处于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类学视域下武术概念的重新审视
收藏 引用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 第5期43卷 54-60页
作者:陈振勇 李斌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体育部上海201620 
以人类学为视角,对不同时期武术概念进行资料梳理与学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类学意蕴中武术概念的解释性理解。研究认为:对于武术概念的解读需跨越体育技术以及文化的特定领域范畴,应视其作为一种人类身体的活动现象进行更加普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国学意识”
收藏 引用
体育学刊》2009年 第9期16卷 1-6页
作者:王岗 邱丕相 包磊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上海200438 
从国学教育的视角来研究国学意识对重构中国武术教育新体系的必要性。国学教育越来越受到文化界、教育界人士重视,而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和身份象征的中国武术却出现了自身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局面。通过对武术教育发展观念变迁的梳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影释武:李小龙武道哲学的身体叙事及时代价值
收藏 引用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24年 第4期48卷 58-69,100页
作者:尹永佩 连亚菲 刘福根 姜传银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沈阳体育学院武术与舞蹈学院辽宁沈阳110102 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学院上海200438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李小龙“以影释武”的身体叙事和时代价值进行解读。认为:无法无执、动静中和、无我无限是李小龙武道哲学的核心内涵;李小龙电影以身体为叙事语言和媒介,分别从“以身演事、以身行事、以身成事”3个层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武术实存的评析与反思——兼议武术的发展
收藏 引用
体育科学》2007年 第5期27卷 92-96页
作者:马剑 邱丕相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6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上海2004381 
目前,武术发展已进入“瓶颈”,如何理解“瓶颈”中文化异化现象并使武术走出低谷,从哲学、社会学的视角,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评析、反思武术的实存,透视武术的发展则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思路。研究认为,武术定位已经游离,武术价值的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技术体系及其价值取向
收藏 引用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 第3期30卷 62-65,87页
作者:王岗 吴松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上海200438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以空间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两大组成内容,即平面技术和立体技术。前者包含物质层面技术和意识层面技术,后者包含衔接腾空技术和技巧难度技术。指出武术套路平面技术的价值取向:“精、气、神”,技击性和艺术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武术特征的文化研究
收藏 引用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 第7期43卷 5-8页
作者:邱丕相 杨建营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200438 浙江工业大学体育部浙江杭州310014 
为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武术,以利于武术的国内发展和国际化传播,有必要从整体上总结武术在世界武技中的独树一帜之处。从外显的拳种流派、内含的武德修养、呈现诗意审美的艺术化倾向等三方面,探析了武术的文化特征及其形成的文化根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技术还是技艺:应该如何看待武术
收藏 引用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 第2期33卷 69-72页
作者:张元驰功 刘文武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开封47500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200438 
技术和技艺是两个具有不同意义指向的词。长期以来,人们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模糊,导致了诸多现实问题的发生。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专家访谈研究方法,从技术与技艺的区别、以往人们将武术视为一种技术所产生的弊端、武术实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