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电影批评“文学化”倾向的现实反思与文化追问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24年 第12期 50-55页
作者:司长强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上海200438 
“文学”与“电影”长久以来都是一对相伴的概念,文学的故事性赋予了电影艺术以表达的主题和叙事的动力,于此,这种形态“转换”也让文学具有了新的艺术载体,成为一种更具活力的文化样式。但是在批评界总暗涌着一股力量和趋势,即咬合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休闲性舞蹈防治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4年 第3期30卷 458-462页
作者:朱琛煜 邹军 杨珏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健康学院上海200438 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上海200438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降低以及骨微结构受损为特点的慢性退行性骨代谢疾病,目前骨质疏松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休闲性舞蹈成为一种大众休闲运动方式,具有安全且易于学习的运动形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默会知识论视阈下的中小学舞蹈美育研究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4年 第4期 53-56页
作者:陆佳漪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 
中小学舞蹈美育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作用。传统中小学舞蹈教学模式的功利化、技能化倾向不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在默会知识论视阈下,舞蹈美育被视为一种关于认知的实践教育,其知识是默会的、身体的、实践的、行动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塑记忆:“黄河”舞蹈话语的书写与诠释
收藏 引用
艺术传播研究》2024年 第3期 132-144页
作者:陆佳漪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 
“黄河”舞蹈话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动觉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与革命是“黄河”舞蹈话语反复书写的两大主题,前者促成了“黄河派”舞蹈艺术创作,后者推动了“黄河主题”舞蹈艺术创作。“黄河”舞蹈话语受到中华民族社会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文科、新文综视野下中国舞蹈史论课程的实践性建构——以视觉博物馆为例
收藏 引用
《尚舞》2024年 第4期 62-65页
作者:叶鸣 马古兰丹姆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 
一、引言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紧迫性。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舞蹈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时代舞蹈短视频的参与式传播——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
收藏 引用
《新闻世界》2024年 第3期 57-61页
作者:陆佳漪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 
数字时代社交短视频平台为舞蹈参与式传播提供了新生态。依据“爆款”舞蹈短视频形成的模仿拍摄、直接转发、评论讨论、点赞收藏等参与行为,已经成为新媒体用户参与舞蹈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抖音平台中舞蹈短视频的采集与分析,体现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媒时代口语传播的特征、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
收藏 引用
《传播力研究》2024年 第15期8卷 40-42页
作者:李菁芮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上海200438 
随着智能化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广泛应用,口语传播的样态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与趋势。研究发现,智媒时代口语传播呈现出即时性、传播渠道多样化、个性化和互动性等显著特征。然而,信息泛滥、虚假信息、语境丢失和信息碎片等问题也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竞游戏《穿越火线》的发展困境及出路探究
收藏 引用
《新闻研究导刊》2024年 第6期15卷 251-253页
作者:李欣澄 孙笑非上海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上海200438 
近年来,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迅猛,由高增速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电竞也首次成为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体育产业多以竞技赛事为核心构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产业层,虽然电竞行业成熟度与赛事项目的用户关注度不断提高,但相较于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德育+美育”导向的艺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收藏 引用
大学(思政教研)》2024年 第3期 160-163页
作者:葛姝含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上海200438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关键举措。文章以德育与美育协同发展为研究导向,以上海体育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限选课程“融媒体节目策划与制作”为案例,从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天圆地方”到“天下中国”:秧歌文化播布与历史演进的逻辑探索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23年 第4期 149-159页
作者:陆佳漪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 
秧歌是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最广泛的典型形式,其深层结构同构于中国古代传统时空体系的文化逻辑。“天圆地方”的时空观是其播布与演进的稳定性特质,“天下中国”的实践路径是其播布与演进的流动性线索。稳定性与流动性二者的双向促动是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