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空间与生态规划研究中心"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生态安全约束下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方法——以海南省文昌市木兰湾地区概念规划为例
收藏 引用
规划师》2018年 第7期34卷 65-70页
作者:陈君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空间与生态规划研究中心 
研究表明,城乡生态安全问题与区域生态格局密切相关。文章以生态学相关理论为支撑,提出了生态安全的三大约束表征,即生态服务约束、生态风险约束和生态健康约束,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安全约束下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方法,即基于生态服务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资产为本”理论的老旧社区更新路径与实践
收藏 引用
规划师》2022年 第3期38卷 82-88页
作者:匡晓明 李崛 陆勇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设计研究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空间与生态规划研究中心 
当前老旧社区更新存在资金支持与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以及由此引发的社区治理不可持续的风险。基于此,文章从社区资产的角度出发,梳理了“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论,明确了社区资产的概念、分类,以及资产增值与活化利用的方式,并结合既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空间转化路径探索--天府中央商务区城园耦合城市设计实践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2023年 第S1期47卷 55-66,92页
作者:匡晓明 陈君 石邢 徐进 叶沁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设计研究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空间与生态规划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 
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重在深度探索人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路径,其中自然生态系统在城市空间中的生态价值提升与转化是实现城市整体价值最优的重要方法。对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认知,不仅要关注其在承载支持、产品供给、环境调节等方面的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标志性建筑的多维评价视角——以生态价值为标志的建筑设计探索
收藏 引用
城市建筑》2016年 第25期13卷 27-29页
作者:匡晓明 张海翱 陈君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国际设计所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空间与生态规划研究中心 
标志性建筑在城市空间语言的表达中具有所指意义,标志性建筑作为城市建设符号体系中最具标识形象的个体,其评价角度应具有普世和公众的多维价值观,除了通常关注的视觉景观上的识别性,也应包含人文性、公共性和生态性。本文以日出东方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双修导向下滨水空间更新发展与范式转变:苏州河与埃姆歇河的分析与启示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2019年 第11期35卷 24-29页
作者:王敏 叶沁妍 汪洁琼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水绿生态智能分实验中心 同济大学自然资源部大都市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同济大学上海城市困难立地绿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2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空间与生态规划研究中心上海200092 
针对新时期城市滨水空间如何以"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为核心进行更新发展转型的问题,选取德国埃姆歇河与上海苏州河2个实证案例进行分析,回顾二者由浊变清的生态修复过程、由衰退到再生的滨水空间更新发展,指出2条河流处于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濒危植物澜沧黄杉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2022年 第13期42卷 5504-5515页
作者:李敏敏 刘鹏程 孔维民 马方莲 李帅锋 王萌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昆明65005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昆明650224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空间与生态规划研究中心)上海200092 
澜沧黄杉(Pseudotsuga forrestii Craib)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野外种群个体数量少,分布范围狭窄,研究其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可以量化种群未来发展趋势,并为科学合理保护该物种提供依据。通过对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不同群落类型下澜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效益提升视角下老旧社区绿地优化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住宅科技》2021年 第12期41卷 14-19页
作者:匡晓明 黄玥 陆勇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设计研究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空间与生态规划研究中心 
文章以绿地效益提升为切入点,从空间布局、植物配置、雨水循环和文化服务等4个维度上构建老旧社区绿地优化框架,并结合上海静安区“美丽家园建设”社区更新项目实践,提出多维度扩空间成绿网、优化绿地结构、实施海绵型改造和营造参与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