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200083"
618 条 记 录,以下是141-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角色、价值、实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收藏 引用
《教学与研究》2019年 第11期 65-76页
作者:刘胜湘 李奇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083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针对世界现存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也是中国为世界设计的人类美好图景,是国际社会多元角色主体在相互独立和平等的基础上参与的人类共在共存的实践探索。国家和国际组织等多元角色主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中扮演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内涵、逻辑演进与范式创新
收藏 引用
上海经济研究》2023年 第5期 5-14页
作者:章玉贵 赵文成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200083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008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这一关键命题进行长期探索并取得重大创新突破的理论与实践结晶,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现实特点和前瞻性战略设计。本文从经济学和经济发展的视角,着重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论中国广告业与媒体的互动发展
收藏 引用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 第12期19卷 170-171页
作者:刘莹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校广告系上海200083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业与各类媒体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广告业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实际,采取对策,制定出利用现代媒体发展广告事业的方略,进一步缩短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解读《抵达之谜》形式之谜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5期48卷 111-115页
作者:聂薇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上海200083 
英国当代移民作家奈保尔的成熟之作《抵达之谜》记录了他在"古老的英格兰心脏"十年生活的感知,包含了作者对文化自觉的认识,标志着作者从边缘走向中心,"抵达"了英国文学经典的行列。本论文关注《抵达之谜》独特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技术时代面向语言服务市场的语料库笔译教学模式研究——基于“译学家”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的教学案例分析
收藏 引用
《外语电化教学》2021年 第5期 88-95,13页
作者:赵政廷 柴明颎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上海市200083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为我国翻译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但在翻译专业中,笔译教学语料库建设尚处于萌芽阶段,语料库囿于学校或机构,应用范围不广,难以真正提升教学水平。“译学家”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源于上海市MTI教指委的“MTI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后人类”时代的生命困境——石黑一雄反乌托邦小说的隐喻性书写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2020年 第7期40卷 81-87页
作者:晏凯 张和龙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1418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上海200083 
石黑一雄以奇崛的想象虚构了一群克隆人的艺术形象,探讨了"后人类"时代的生命境况与人的本质问题,表达了对科技发展的隐性忧虑与伦理观照、对政治权力压迫的批判以及对人的生命权利的关怀。特别是他的小说《别让我走》,从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纳博科夫的文学游戏观及《防守》的游戏策略
收藏 引用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3期29卷 86-88页
作者:汪小玲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上海200083 
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对文学与游戏的关系有着独特的理解。他强调文学与游戏有着同样的性质,机智典雅,充满乐趣。本文从纳博科夫的游戏人生出发,探讨其文学游戏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小说《防守》中的表现,以论证纳氏独特的小说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品牌建设中的政企激励设计及信度分析
收藏 引用
《经济问题》2007年 第1期 58-60页
作者:姜智彬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200083 
城市品牌的建设主体是多元的。分析了政府监管博弈主体关系中政府与参与城市产品生产的社会企业之间的良性激励设计,并分析了政府与社会企业的监管博弈扩展,说明了在城市品牌建设过程中保持政府承诺的可信性的重要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藏宋元佛画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9年 第2期 111-118,I0003页
作者:吴爽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上海200083 
因收藏现状及学术发展,目前宋元佛画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欧美及台湾地区,其中又以日本为大宗,引领整体研究方向。日藏宋元佛画不仅是重建宋元画史的重要材料,也为人文学领域提供鲜活的视觉资料。本文旨在从世界范围内梳理日藏宋元佛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本体论批评的形成——从孔子对《诗经》的编订与评价谈起
收藏 引用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5期16卷 96-108页
作者:姜玉琴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上海200083 
作为中国第一个文学理论家的孔子,在对《诗》的理解与评价过程中充满着一种从实用到艺术,从功利到文本的二元对立性:一方面,认同诗言志的现实,另一方面他又极力肯定诗的"缘情"作用。前者是他顺应时代风气的表现,后者是他对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