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市供电设计有限公司"
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IEC 61850的线路差动保护通信
收藏 引用
《华东电力》2011年 第10期39卷 1768-1769页
作者:何琰 瞿炜平上海市南供电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233 上海市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233 
介绍基于"内嵌"IEC 61850设计的保护继电器提供极快而可靠的GOOSE(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功能,让开发电站保护、联锁及控制方案设计的新方法成为可能。介绍了基于IEC 61850标准的线路差动保护继电器的保护通信和变电站通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厂企业供电系统谐波治理研究
收藏 引用
《华东电力》2012年 第12期40卷 2292-2294页
作者:瞿炜平 胡爱中上海市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233 上海市南供电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233 
指出工厂企业具有低压配电系统普遍具有的特点,其电能质量最突出和普遍的问题是电网谐波。阐述了谐波的危害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指出主要的谐波源为各种电机拖动中的电力电子装置,可以通过装设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进行治理。提出了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10kV氟碳化合物作为冷却介质的蒸发冷却变压器
收藏 引用
《华东电力》2013年 第10期41卷 2059-2062页
作者:胡爱中 薛明 朱钦 王立新上海市南供电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233 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南供电公司上海200233 
氟碳气体由于其温室效应小,同时具有很高的耐电强度,使用氟碳化合物作为变压器冷却介质,将使得输变电设备更加环境友好。结合110 kV SZ9-40000/110非均相式蒸发冷却变压器的研制和运行,叙述了氟碳化合物作为冷却介质的蒸发冷却变压器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0kV配电站设计
收藏 引用
《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年 第6期 112-114页
作者:李彩侠上海市区供电设计有限公司 
10kV配电站设计,是工程建设中非常普通又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规范性和技术性都很强,许多方面涉及到国家强制性条文的贯彻落实。本文依据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结合近期设计的《宝山10kV配电站工程》对10kV配电站的电气一次接线及接地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0kV业扩设计流程优化与对策
收藏 引用
上海电力》2009年 第4期22卷 324-328页
作者:李帆 何敏娟上海市区供电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072 
针对目前10kV业扩设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运用精益生产理念和方法进行诊断和分析。文章根据设计部门在人员、项目、流程和服务等四方面的实际运行情况,发现10kV业扩设计流程中存在瓶颈问题,从运营、管理、理念与行为方面制定有效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及电子图档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上海电力》2003年 第4期16卷 350-352页
作者:徐建清上海市南供电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235 
叙述了对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及CAD图档信息管理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过程,主要是将计算机及其网络作为管理工作的辅助手段,提供设计工作流程及相应信息管理模块及工程电子图档管理模块。作为市南供电公司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已安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VPFI系列SF6地下环网柜在城市配网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电世界》2011年 第9期52卷 17-18页
作者:周奕上海市南供电设计有限公司 
1 地下环网柜的技术特性地下环网柜安装环境特殊,对于防污、防水和防爆等都有明确的要求。首先,它必须满足全封闭防水要求;其次,开关设备的操动机构应当完全内置,封闭于机箱内部,从而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再次,地下污水的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上海地区的电力谐波治理
收藏 引用
《供用电》2007年 第4期24卷 57-59页
作者:谢珍 何琰上海市南供电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233 
通过对上海地区谐波来源的分析,具体指出了各种工业谐波源的各次特征谐波电流,以及各种非工业谐波源的各次特征谐波电流,提出了对谐波源进行分级的建议,强调了谐波治理必须从源头抓起,采取供电侧与用电侧措施并举,并应以用户侧为主的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力智能设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收藏 引用
《电力设备管理》2022年 第5期 222-224页
作者:喻伟军 翁惠平 王立新 张雷明上海市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南供电设计有限公司 
围绕电力施工设计的智能互动终端系统平台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电力施工智能设计与实现提供帮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BIM技术在输配电工程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集成电路应用》2020年 第12期37卷 132-133页
作者:卫路遥上海市南供电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1100 
阐述BIM技术能够提升输配电工程的建设效率,工程建设的信息综合性、模拟性、优化性、协调性和可视性,从而发挥智能化建筑的功能属性,为电力输配电工程提供可靠的支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