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鸭源成分检测中的研究
收藏 引用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9年 第8期38卷 126-133页
作者:吴潇 吕贝贝 蒋玮 白蓝 武国干 王金斌 王荣谈 潘爱虎 唐雪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201106 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201106 上海瑞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1106 
为了建立肉产品中鸭源成分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根据动物种间特异性的原则,筛选出一对品种特异的PCR引物,在此引物扩增片段的基础上,设计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序列,能特异检测鸭源成分。通过条件优化实验,发现在25μL的扩增体系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源于空间诱变的大麦纯合突变体的氮素吸收利用评价
收藏 引用
《植物生理学报》2022年 第1期58卷 186-196页
作者:徐红卫 高润红 郭桂梅 李静 黄琳丽 张述伟 陈志伟 陆瑞菊 李颖波 刘成洪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201106 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为了挖掘氮素利用率高的大麦种质材料,以大麦(Hordeum vulgare)原始品种‘花30’和空间诱变结合小孢子培养获得的纯合突变体SP30-5为供试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下,比较其成熟期的农艺性状,同时,在苗期低氮条件下供应不同氮素形态时,对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诱变结合小孢子培养的氮高效大麦DH株系评价
收藏 引用
《麦类作物学报》2021年 第5期41卷 577-584页
作者:高润红 徐红卫 郭桂梅 宗营杰 李颖波 杜志钊 陈志伟 陆瑞菊 王亦菲 刘成洪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201106 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201106 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上海200335 
为了筛选大麦氮高效种质资源,以花30和8份不同诱变来源的DH株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高氮(160 kg·hm^(-2))和低氮(45 kg·hm^(-2))两个氮肥水平,研究不同DH株系对两个氮肥水平的响应,同时对不同氮效率类型DH株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稻根系细菌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收藏 引用
《土壤》2024年 第6期56卷 1283-1293页
作者:郭官清 葛蕾 李鹏 宋丽莉 马孝松 毕俊国 刘毅 吴华伟 王翠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201106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上海201106 
为探究不同耐旱程度的水稻在干旱胁迫下根际土壤细菌和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以敏感型水稻E000038和耐旱型水稻E000039为研究对象,在水稻苗期采用盆栽控水法进行干旱胁迫,采用微生物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根际土壤细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大麦新品种“花11”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上海农业学报》2009年 第4期25卷 18-21页
作者:陈志伟 施晓钟 陈银华 陆瑞菊 黄剑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201106 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201106 上海跃进农业管理站上海202171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201103 
通过大田试验,采用裂区实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播期、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施肥量对大麦品种"花11"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期早播,适当增加基本苗和施肥量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从而提高产量;适当减少施肥量,控制有效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5种杂交粳稻亲本SCAR标记的建立及其在真伪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年 第6期41卷 805-809页
作者:潘爱虎 梁婉琪 袁勤 曹黎明 陈亮 张大兵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上海200240 
选用36个随机引物对“寒丰A”、“寒丰B”、“8204A”、“8204B”、“R161”等5份杂交粳稻亲本材料进行RAPD扩增,对其中特异RAPD标记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根据获得的特异DNA序列设计序列特征扩增区(SCAR)特异的引物,将18个RAPD标记转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十年国内外藜麦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通报》2024年 第5期40卷 145-152页
作者:张述伟 宗营杰 黄琳丽 何婷 刘成洪 徐红卫 郭慧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201106 
为全面了解近十年国内外藜麦科研现状与发展趋势,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综合检索2012—2022年间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有关藜麦研究的相关文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豆土传病害生防菌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3年 第5期45卷 1082-1094页
作者:陈雪 莫芹 陈一帆 李丹 沈渊 章寅 吕贝贝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1400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201106 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201106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201400 金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201599 
大豆土传病害是造成其质量和产量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生产上大豆病害的防治主要依赖杀菌剂等化学药剂的使用,这带来了水土污染、食品安全风险、杀菌剂抗药性等问题,因此寻找经济有效的绿色防治方法迫在眉睫。利用生防菌防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玉米内生菌及其内生菌剂开发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2023年 第23期21卷 7977-7987页
作者:胡玥 莫芹 章寅 陈雪 沈渊 李丹 陈一帆 吕贝贝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1400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201106 金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201599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201400 
植物内生菌是生活在植物中而不引起疾病的一类微生物,在促进植物生长和保护植物免受胁迫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玉米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面临诸多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影响。内生菌能够免受环境的压力直接作用于植物调节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上海农业学报》2018年 第6期34卷 117-122页
作者:杜亚楠 赵笑 范小瑞 张琪 赵凯 许燕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201106 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201106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是一种新型的恒温核酸扩增技术。本文介绍了RPA技术的扩增原理、引物设计、成本分析及产物检测等内容,归纳了RPA技术与其他等温扩增方法的优缺点,并对RPA技术在病原微生物、基因突变和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