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目标导向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综合活动设计
收藏 引用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1年 第S1期 21-26页
作者:时运佳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200090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施目标导下的单元综合活动设计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具体实施时,应在认真研读课标的基础上分析单元主题,归纳单元教材教法属性,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增删、调序、重组和融合,有机结合课内外资源设计综合活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课程因携手生活而精彩——“青苹果生活乐园”课程群建设
收藏 引用
《现代教学》2014年 第7期 96-97页
作者:郑小燕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 
生活中的教育无处不在,教育要紧密联系生活。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我校关注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活环境,开发并实施从生活中学习的“青苹果生活乐园”课程群,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课程中得以自主发展。该课程群中的各门课程,整合了我校原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段式”助力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
收藏 引用
《现代教学》2017年 第13期 136-137页
作者:郑小燕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 
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教师在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课程事务中,对课程活动和相关成员进行引领和指导的能力。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离不开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变革实践。在参与“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读懂学生: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功
收藏 引用
《现代教学》2016年 第13期 91-92页
作者:郑小燕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提高学科素养?答案肯定很丰富。如全面学习、有效研究、追随榜样、理解数学等。我认为,第一要务是读懂学生,因为只有读懂学生,才能读懂数学、读懂教育、读懂课堂。读懂学生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修炼的基本功。读懂学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设不同层面互动交流 培养学生积极学科情感——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一学期《时间的计算》
收藏 引用
《现代教学》2015年 第23期 6-7页
作者:徐音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 
我将《时间的计算》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学生能在自主合作交流中,用已有的方法尝试解答在同一天中的以时和分、分和秒形式呈现的某一个时刻加减一段时间的计算问题,初步感知时间计算的方法。学生能运用转化的思想,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趣味与思维相融——“玩:四分休止符”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0年 第5期 79-80页
作者:徐佳宁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200090 
"玩:四分休止符"是上海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家乡好"的第五课,授课重点是"认识四分休止符"。针对网络授课中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需求,教师采用了两个关键策略:第一是情境性媒体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馆校合作视角下的小学主题探究活动设计策略
收藏 引用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8年 第12期 27-30页
作者:施玉豪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200090 
为有效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小学主题探究活动的校本化开发与设计,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基于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资源的小学主题探究活动设计的尝试和探索,提出馆校合作视角下,小学主题探究活动设计与开发的有效策略,如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平凉路三小:人人都是参与者——“欢迎海宝 拥抱世博”主题教育活动
收藏 引用
《现代教学》2010年 第10期 26-27页
作者:陈洁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 
为了能让学校的全体师生零距离贴近世博、了解世博、参与世博,从学生特点、教育资源、活动载体等条件入手,我们设计了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道德情感、体现学生年龄特征、结合相关世博知识”等特点于一身的“欢迎海宝拥抱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收藏 引用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年 第5期 8-11,36页
作者:郑小燕 朱晓玲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200090 
校本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是课程改革的内在诉求与关键领域。平凉路第三小学以问题的解决为导向,通过体育与健身课程方案的整体性设计和课程实施、评价的趣味性变革,实现校本课程的优化实施,构建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升的实践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滨江梦想课程:融合视域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践探索
收藏 引用
《当代教育家》2023年 第8期 52-53页
作者:郑小燕 朱远妃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滨江实验小学 
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价值导向,越来越受到众多教育者的认可和重视。从教学的角度看,核心素养时代强调知识观的变革与迁移,同时素养具有综合性、情境性以及迁移应用性,它的落地需要借助跨学科主题学习。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实现跨学科课程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