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昆剧团"
4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火候足时他自美”——小剧场昆曲《青山许我》创作浅谈
收藏 引用
上海艺术评论》2025年 第1期 70-71页
作者:陆鹳山上海昆剧团编剧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多年之前的偶然一刻,读到了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博山寺作》,内心大感痛快。这种痛快的感觉是由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十分自然的,并贴合自己心绪的一种美好的心情,是穿越千古遇到知音的欣喜感,那个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昆剧《南柯梦记》艺术创作导向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16年 第3期37卷 125-128,135页
作者:沈斌上海昆剧团 
为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上海昆剧团将整编排练汤翁的经典剧作《南柯记》,打造出一部继承原作精髓又具当代审美的昆剧《南柯梦记》。新剧基于对原作风格特色和题旨内涵的分析,保留其"因梦成戏,因戏称梦"的剧情结构,提炼出&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们不想等待死亡──记重排《上灵山》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4年 第8期 34-35页
作者:沈斌上海昆剧团 
我们不想等待死亡──记重排《上灵山》上海昆剧团导演沈斌寻找市场逼上灵山昆剧在中国戏曲史、文学史、音乐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最精致的文化。然而,从广义上来讲,它毕竟是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与当今时代的节奏是无法同步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希望“白玉兰奖”越办越好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1990年 第6期 7-8页
作者:蔡正仁上海昆剧团 
首届上海戏剧白玉兰奖已经揭晓,它的影响和意义一时难以全面评述。但作为上海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又是我国重要的科技、文化和商业中心。长期以来在戏剧盾动中没有一个具有权威和令人向往的文艺大奖,似乎和它所处的地位极不相称,所以一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昆四十 我们在路上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8年 第4期 29-31页
作者:谷好好上海戏曲艺术中心 上海昆剧团 
带着新春佳节的喜气洋洋,2月23—28日(农历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三),“霓裳雅韵·兰庭芳菲——上海昆剧团建团四十周年系列演出活动”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六场大戏演出,近一万名观众,邀请百余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不忘本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昆曲唱腔的音乐特征——谈全本《长生殿》的曲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09年 第4期 4-12页
作者:顾兆琳上海昆剧团 
在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中,戏是大千世界,曲乃半壁江山。本文从洪?、徐麟原著以及上昆版全本《长生殿》出发,对昆曲唱腔音乐的曲牌体、昆曲曲牌体的程式性、昆曲唱腔音乐的古典性等特征作了集中阐释。昆曲唱腔谱曲如何深入掌握其曲牌体特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演马续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03年 第8期 20-21页
作者:蔡正仁上海昆剧团 
昆剧要排好新编历史剧,究竟是由编剧先定好“曲牌”,还是由编剧与谱曲依照人物需要去挑选“曲牌”进行创作。②“口语化韵白”在演出实践中的作用不容小看。③“冠生”作为昆曲中很有特色的一个行当,其在演出中的运用和作用都有待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追忆昆曲“传”字辈老师 兼谈我从演员走向导演的历程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21年 第9期 37-39页
作者:沈斌上海昆剧团 
1959年9月1日,12岁的我考入了上海戏曲学校昆二班。当时不知昆曲是什么,更不懂什么叫艺术,只知道学校学戏不收费,吃饭不要钱。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我好奇无知地开始了戏曲艺术的一生。60年过去了,时隔半个多世纪,面对昆曲"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昆剧,需要青年的关爱——答一位青年的公开信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1997年 第5期 26-27页
作者:蔡正仁上海昆剧团 团长 
读了青年朋友卿伟的短文,不禁使我感慨万千。 一位喜爱西方摇滚乐的当代中国青年,无意中欣赏了一场昆曲演出,竟使他不但喜爱上了昆曲,而且还写了洋洋千言的感想。这是因为昆曲艺术的魅力?还是这位青年与众不同的特殊情趣? 我常常在思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昆曲进行时--写在上昆30周年之际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08年 第5期 40-42页
作者:郭宇上海昆剧团团长 
今年正值上海昆剧团建团30周年,而这30年的成就最显现之处是打造出一大批在当今昆剧舞台上响当当的著名艺术家。自2005年以来,围绕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方案》所制定的各项目标,剧团在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