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自然博物馆"
4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项目式学习理论的跨学科科普课程实践——以上海自然博物馆“发现上海·木偶奇缘”为例
收藏 引用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4年 第1期10卷 72-81页
作者:张晓楠 朱莹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发现上海·木偶奇缘”跨学科科普课程为例,探索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中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模式。课程以“运用海派木偶戏这一本土文化艺术载体创新呈现动物的捕食与防御策略”为驱动性问题,通过角色扮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海自然博物馆建设发展的“道”与“术”
收藏 引用
《人与生物圈》2019年 第1期 28-33页
作者:李雪梅 王小明(图)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科技馆 
每一座静立在时间长河中的博物馆建筑,似乎总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而在博物馆内部,每一件藏品背后也蕴藏着收藏保护、辗转安居的故事。以鹦鹉螺为外形设计建筑设计师理查德·迈耶说:'博物馆设计是最完美的建筑表达。'上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索“博物馆+元宇宙”的展教新生态——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
收藏 引用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年 第2期9卷 21-27页
作者:周明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探索基于元宇宙模式下,博物馆以社区交互游戏体验等形式与科普展教相结合呈现出新场景、新模式、新生态。由此得出结论,通过元宇宙这一媒介可对博物馆的各类展教资源加以整合,并将博物馆展区服务、科普教育、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学习型对话框架”的博物馆观众调查方案研究与设计——以上海自然博物馆灵长类骨架展品的亲子观众对话调查为例
收藏 引用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2年 第6期7卷 15-25页
作者:杨梦霞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上海市200041 
观众在展览前的对话揭示了观众的学习,如何衡量学习的效果,Allen的“学习型对话框架”在国内外观众调查中引用颇多。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考察Allen的“学习型对话框架”,说明其在衡量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并以上海自然博物馆25组亲子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动科普创新 共襄教育盛会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教育》2016年 第7期 16-17页
作者:朱莹上海自然博物馆 
2016年6月21日,第3届科普场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活动在上海自然博物馆拉开序幕。为期3天的展评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52家科普场的66个科学教育项目,广大科普工作耆济济一堂,共襄盛举。此次活动,上海自然博物馆带来了原创教育品牌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针对亲子家庭的博物馆自助导览活动策划与实践——以上海自然博物馆“野孩子主题参观路线”项目为例
收藏 引用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2年 第6期7卷 35-48页
作者:朱莹 张晓楠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展教中心教育研发部上海市200041 
亲子家庭是博物馆观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场参观过程中的亲子对话有助于儿童科学、人文素养的提升。本文通过剖析上海自然博物馆“野孩子主题参观路线”的策划理念、开发流程、教学策略与应用效果,探讨了以促进亲子对话的产生为目的、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海自然博物馆原创性展览“大地巨子”展示效果研究
收藏 引用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6年 第3期2卷 208-212页
作者:靳亚丽 何娅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随着博物馆教育理念和展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专题性临时展览因主题鲜明、设计灵活而逐渐成为新的趋势.本文聚焦上海自然博物馆原创性展览“大地巨子”,从观众基本信息、参观热点、满意度等方面展开调查,初步探讨展览的特点及其展示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设情境对博物馆儿童教育的促进作用——以上海自然博物馆化石挖掘为例
收藏 引用
《科学中国人》2017年 第6X期 232-233页
作者:孙颖上海自然博物馆 
博物馆是非正式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场这种自由的情境中,互动探究成为学习的一大特色,对发挥场的教育功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针对儿童的认知特性,博物馆教育更强调兴趣而非知识,强调探索而非接受。因此选择合适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然博物的绿色使命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绿色设计
收藏 引用
《科技与创新》2017年 第5期 33-34页
作者:张慧斌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200041 
自然博物是绿色生态主要载体,也是集收藏、制作、陈列植物、动物、古生物和天文、人类等主体的机构,它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以其本身所肩负的绿色使命为基础,简要分析了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绿色设计,这对于我国实现生态环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虚拟现实技术在科普教育中的应用——以上海自然博物馆昆虫VR系列视频为例
收藏 引用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9年 第3期5卷 208-213页
作者:周佳卉 徐蕾 刘楠 顾洁燕 王瑜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虚拟现实技术由于其交互性、沉浸性、构想性、直观性、形象性,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科普教育活动中。通过梳理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及理论基础,探讨了博物馆虚拟现实科普教育资源的特征与需求,并以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昆虫VR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