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200237"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隐士称谓考释
收藏 引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2期32卷 78-82页
作者:蒋星煜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200237 
从《易经》开始.就有关于隐士的记载.但称谓纷纭而杂乱.《二十四史》以及历代野史对隐士的称谓更趋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隐士的类型各有不同。其文化内涵也各异.兹作一系统之梳理,对进一步研究隐士是必要的准备工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慕色》婉约秀美《还魂》相形见绌——关于《牡丹亭》的反思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 第1期1卷 170-176页
作者:蒋星煜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200237 
对于《牡丹亭》的评价,近人多加以肯定和榆扬,以为是经典之作,本文则对《牡舟亭》在文学艺术上的利弊得失,予以重新检验讨论,期能作公允的评断,以供治《牡丹亭》学者之参考和省思。笔者检视《牡丹亭》诸出,发现《牡丹亭》五十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孔尚任政治思想、学术思想之探索——论徐振贵新著《孔尚任评传》
收藏 引用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 第1期1卷 36-38页
作者:蒋星煜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200237 
从孔尚任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方面综合评述徐振贵的,并针对学术界现状发表己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北作家与抗战文艺
收藏 引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1期27卷 70-74页
作者:蒋星煜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200237 
"九一八事变"后,救亡抗日成了当时文艺的主旋律,东北作家是最活跃的群体.萧军、白朗、萧红、端木蕻良、高兰、罗烽、舒群等一批东北作家,以第一手材料写出的救亡抗日题材的作品,对当时文坛产生了冲击与震荡,在中国新文学史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衫泪》之结构与意境
收藏 引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1期26卷 58-61页
作者:蒋星煜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上海200237 
马致远《青衫泪》除第二折外,均是交代情节而已,的确很难以"名剧"相称.该剧结构平直,缺乏意境,但第二折写裴兴奴思念白居易之情真切,听闻白居易"凶讯"后之哀痛以及峻拒刘一郎之神情均多生动之笔,马致远是悉心经营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汪懋麟与敬亭绿雪及其他
收藏 引用
《茶业通报》2009年 第4期31卷 148-149页
作者:蒋星煜上海市艺术研究所上海200237 
清初康熙年间,以诗文称著的名家有一大批,对于汪懋麟(1640—1688),我最初并没有注意。发现康熙刻本朱素臣《西厢记演剧》之后,觉得改编的手法比较高明,出数略有精简,唱词则仍基本保存,但主唱者颇多变动。应该说还是比较完整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评《六十种曲评注》的校勘
收藏 引用
《中华戏曲》2004年 第31期 218-231页
作者:蒋星煜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学术顾问、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辞海》编委与分科主编上海200237 
一、问题的提出 《六十种曲》为一部卷帙浩繁的戏曲选集,系明末著名藏书家、版本学家、出版家毛晋编选出版。其内容十分丰富,既收了元杂剧《西厢记》,也收了被认为是“南戏”代表作的《琵琶记》与“荆、刘、拜、杀”以及明代传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