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长征骨科医院"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高屈曲垫片与标准垫片全膝关节置换的早期疗效对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骨科杂志》2010年 第10期30卷 972-977页
作者:陈岗 吴宇黎 吴海山 李晓华 钱其荣 祝云利 赵辉上海长征医院骨科200003 
目的比较采用高屈曲垫片与标准垫片的膝关节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7月采用GenesisⅡ型膝关节假体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203例216膝,随机分为高屈曲垫片组(A组,98例107膝)与标准垫片组(B组,105...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外科分期及手术策略
收藏 引用
《中华骨科杂志》2006年 第12期26卷 798-802页
作者:肖建如 杨兴海 陈华江 杨诚 马俊明 魏海峰 杨立利 史建刚 赵必增 刘铁龙 严望军 李郁松 袁文 贾连顺上海长征医院骨科200003 
目的探讨颈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的临床特点、外科分期、手术入路、切除方法及内固定重建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37例颈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患者。年龄18~80岁,平均39岁;男18例,女19例。肿瘤性质:神经鞘瘤25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股骨颈组配式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偏心距重建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华骨科杂志》2013年 第9期33卷 901-905页
作者:陈宜 吴宇黎 祝云利 符培亮 赵辉 吴海山上海长征医院骨科200003 
目的探讨股骨颈组配式假体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偏心距重建的意义。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使用股骨颈组配式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42例,女33例;年龄44-83岁,平均(64.7±12)岁。左髋40例,右髋3...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收藏 引用
《中华外科杂志》2010年 第14期48卷 1079-1082页
作者:刘福存 吴海山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专业中心200003 
第一代髋关节表面置换(hip reurfaeing arthroplasty,HRA)由于假体设计、材料特性及摩擦界面加工工艺等方面存在较多缺陷而导致了很高的早期失败率(12%~60%),因而几乎被放弃使用.当代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自从1990年在全球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28例(英文)
收藏 引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 第27期12卷 5393-5396页
作者:符培亮 吴宇黎 吴海山 陈宜 李晓华 钱齐荣 祝云利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上海市200003 
背景:以往的人工韧带容易出现材料疲劳而导致断裂,并且因为组织相容性的问题容易出现关节的滑膜炎。目的:随访观察LARS人工韧带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移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对照,随访观察,于2004-08/2007-01在上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肩胛骨肋骨及背阔肌肌皮瓣复合组织移植修复胫骨长段缺损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年 第7期19卷 541-543页
作者:陈爱民 侯春林 赵跃忠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上海200003 
目的设计以肩胛下血管为蒂的游离肩胛骨外侧缘、肋骨及背阔肌肌皮瓣复合组织移植修复胫骨长段缺损1例,评价其疗效。方法患者,男,39岁。因外伤致胫骨开放性骨折,在外院行清创植皮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5个月,左胫骨中段骨缺损长达12cm,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手柄式脊柱内固定导引器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 第5期30卷 558-560页
作者:史建刚 贾连顺 袁文 赵辉 陈德玉 王波 陈雄生 贾宁阳 宋滇文 史国栋 麻彬 吴建锋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上海200003 
目的:设计一种简单便携的脊柱手术实时监测工具并初步评价其应用效果,减少战地脊柱脊髓损伤救治的医源性损伤。方法:自行设计并制备手柄式脊柱内固定导引器。离体脊柱标本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1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的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年 第5期22卷 597-601页
作者:王剑火 侯春林 张伟 郑宪友 徐镇 王万宏 林浩东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上海200003 
目的介绍一种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的设计及其工作原理。方法根据指南针原理设计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通过动物实验对该装置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由固定在膀胱前壁的永磁铁和固定在下腹壁的报警仪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维重建上肢解剖结构的计算机模拟手术
收藏 引用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0年 第3期17卷 292-294页
作者:陈伟南 侯春林 苟三怀 陆平解放军第一○一医院骨科无锡214044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上海200433 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上海200003 
探索三维重建后计算机模拟手术过程的实现。将上肢新鲜标本经 CT扫描后连续切片 ,把 CT图像和大体断面图像同时输入计算机 ,用 Borland C 语言编制三维重建和模拟手术程序 ,建立上肢三维解剖数据模型 ,将临床实际手术操作过程转化为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颈椎间盘纤维环组织的成骨潜能(英文)
收藏 引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 第37期12卷 7386-7389页
作者:卢旭华 陈德玉 袁文 王新伟 邓廉夫 赵定麟上海长征医院骨科上海市200003 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200025 
背景:椎间盘组织的骨化机制及脊柱韧带、纤维组织的骨化演变过程尚不清楚。目的:实验拟观察颈椎间盘纤维环组织在骨融合过程中的成骨潜能。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6-10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和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