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7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展 付保民国画作品小辑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08年 第8期 F0003-F0003页
作者:付保民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付保民简介:付保民,男,1963年生,吉林省梨树县人。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研究会理事,中国同泽书画院院务委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吉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刘学文 设计作品选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2010年 第2期31卷 120-120页
作者:刘学文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作者简介:刘学文 男 硕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文科理念下的高校雕塑人才培养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
收藏 引用
《雕塑》2023年 第1期 70-73页
作者:王远鹏 李昕晖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自2020年《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以来,学界关于新文科建设的热烈讨论不绝于耳,艺术学科内部也针对时代变局下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开展了积极的探索。本文立足于新时代,面向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雕塑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东北师范大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简介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11年 第10期 I0001-I0001页
作者:王铁军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48年建系,1973年重建艺术系,设美术专业。1985年正式建立美术系,2001年撤系建院。美术学院现有4幢教学楼、1个美术展厅、6个计算机工作室、1个国家美术教育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艺术实验室、12个多媒体教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祛魅西方“中心主义”——“第三空间”与中国现代艺术的对话
收藏 引用
美术2025年 第1期 148-150页
作者:缪元 李书春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在全球化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呈现出多维性。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影响与本土文化的深厚根基,艺术家们在创造性地汲取外来艺术形式的同时,也不断寻求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平衡与融合。在“第三空间”理论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鄂伦春族传统孢皮手套的匠心工艺与装饰意蕴探析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25年 第4期 199-202页
作者:姬莹 高端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鄂伦春族孢皮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鄂伦春族在特定自然地理条件下的独特文化表现形式。孢皮制品在鄂伦春人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如孢皮被、孢皮大衣、孢皮手套等。然而,这些制品的制作原料一一孢皮,必须通过合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25年 第4期 92-95页
作者:高明君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文章指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进程中,需面向未来的时代与科技变革、社会与经济发展、教育质量与公平等问题,把握新时代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深入分析学生个人终身发展需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就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服装设计专业技术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25年 第2期 74-77页
作者:张立娜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在快速变化的全球经济环境中,提升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作者通过对多所服装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相关资料的查阅与研究,针对当下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明确提出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分析高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代美术教育的价值再塑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25年 第4期 46-49页
作者:李茂盛 李卓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美术教育在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人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健全人格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文章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提出,为更好地关注人的终生成长、尊重人的主体性,美术教育应以提升人的审美为基点,鼓励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开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时尚与服装设计艺术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0年 第2X期 144-145页
作者:韩丹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大多美术学院的基础课教学近几年开始实施按专业分系上基础课,改变了绘画专业和设计专业上同样内容的基础课状态,使得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从统一的基础课教学中划分出来。学院十分强调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在服装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