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材料国家改性重点实验室"
89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型Cu^(2+)比色探针RCAIM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功能材料2023年 第6期54卷 6161-6166页
作者:沈思平 徐培培 张可振 光善仪 徐洪耀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620 东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1620 
以罗丹明B酰肼为荧光团,利用三聚氯氰和异佛尔酮为原料修饰荧光团,设计制备出了一种功能性有机小分子比色探针(RCAIM),该探针在乙醇与水溶液(v/v=95∶5)中能够特异性地识别Cu^(2+),与Cu^(2+)结合形成配合物之后,溶液颜色从黄色变成红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PANI/CNT/CMF复合泡沫的制备及其光热蒸发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塑料工业》2022年 第5期50卷 134-139页
作者:朋素平 王悦 朱姝 叶长怀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1620 东华大学东华大学民航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上海市轻质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1 
利用前驱体三聚氰胺泡沫(MF)与高光热转换性能的碳纳米管(CNT)和聚苯胺(PANI)通过直接碳化法,将MF转变成碳泡沫(CMF),并成功构建具备多孔结构的PANI/CNT/CMF蒸发器。由于非晶碳、CNT和PANI具有高光热转换性能,多孔结构可增强光吸收和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两种聚(左旋乳酸-己内酯)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性能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 第8期13卷 1495-1499页
作者:张建松 张鹏云 徐晓红 莫秀梅 何创龙 王红声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201620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201620 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上海市201620 
背景:聚左旋乳酸和聚己内酯各自都有其优点与缺点,而共聚或共混后性能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但因为两者添加比例的不同会对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在不同的纺丝溶液浓度下纺出的纤维性能亦会有所差异。目的:通过对两种原料聚(左旋乳酸-己内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熔融共混加工过程中的酰胺交换反应
收藏 引用
《高分子通报》2023年 第6期36卷 669-687页
作者:刘泽新 刘虎 袁鸣 赵佰金 刘艳国 杨曙光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1600 江苏博云塑业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215626 
聚酰胺(Polyamide, PA)是应用最广的工程塑料之一。不同类型聚酰胺的加工及耐热吸湿等诸多性能存在较大差异,为进一步改善聚酰胺材料的综合性能并降低成本,熔融共混是最基本的方法。熔融共混时受高温和机械力场的影响,酰胺键打开重新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物交联剂京尼平对静电纺明胶纳米纤维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 第8期13卷 1500-1504页
作者:张鹏云 张建松 徐晓红 莫秀梅 何创龙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室上海市201620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201620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201620 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上海市201620 
背景:生物高分子纳米纤维膜极不稳定,易水解,所以需要进行交联改性。而以往所采用的交联剂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降低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目的:用生物交联剂京尼平对静电纺明胶纤维膜进行交联处理,观察交联产物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纳米碳纤维的制备及其表面结构分析
收藏 引用
《功能材料2004年 第Z1期35卷 2842-2846页
作者:顾书英 吴琪琳 任杰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与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所上海200092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1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与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所上海200092 
用电场纺丝方法制得了PAN原丝,经碳化制备纳米碳纤维;并用因子设计方法研究PAN原丝平均直径的影响因素;用扫描电镜(SE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纳米碳纤维的表面形貌及结构.结果表明:溶液的浓度是PAN原丝平均直径的主要影响因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高熵陶瓷材料
收藏 引用
《硅酸盐学报》2022年 第6期50卷 1455-1455页
作者:王海龙 张国军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450001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1620 
现今,单一主元传统材料已无法满足新技术日益增长的需要,社会发展对高性能新材料研发需求愈发迫切。自多主元高熵合金概念被提出以来,研究发现其独特多元成分比例和空间结构赋予了材料前所未有的新奇高熵效应,迅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能纤维开发的三条路径
收藏 引用
《纺织科学研究》2019年 第8期30卷 33-35页
作者:相恒学 胡泽旭 杨升元 翁巍 陈志钢 朱美芳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当前,在基础研究领域,中国的智能纤维研究与世界水平并行,因此智能纤维是中国纤维产业实现"从大到强"的一个良好契机,是破除国外对中国先进纤维垄断的一个强有力手段。了解以储能纤维、光热转换纤维和变色纤维为代表的结构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折射率聚硫醚的结构设计与制备
收藏 引用
《合成技术及应用》2023年 第3期38卷 25-32页
作者:潘越 杨朝 令狐雨松 张幼维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1620 
为制备综合性能良好的高折射率聚硫醚,以2,5-二羟基-1,4-二噻烷为原料,通过酯化、取代、水解三步反应,设计合成了二元硫醇2,5-二巯基-1,4-二噻烷(DSDT);以双酚S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设计合成了双烯4,4′-双(丙烯酰氧基)二苯砜(BADS);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单质硅基复合材料:表面与界面调控及其电化学性能
收藏 引用
《化学世界》2018年 第1期59卷 1-9页
作者:陈苗 王海风 罗维 杨建平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单质硅(Si)是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一类锂电池负极材料,因为它具有最高的理论容量(Li4.4Si=4 200mA·h·g-1)、低的放电电压、原料丰富等优势。但是单质硅电极材料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有许多瓶颈问题急需解决,主要原因是硅在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