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
1,26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若隐若现的双曲抛物面薄壳——台湾省东海大学艺术中心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25年 第1期 114-121页
作者:张军军 孙旻杰 张宏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210096 
聚焦于双曲抛物面薄壳,从地形与环境、结构单元、空间限定和空间序列4个方面,通过图解分析的方式,剖析台湾省东海大学艺术中心,认为这是一个现代主义结构和空间结合的典型案例:不同于其他同类型建筑薄壳特征明显,艺术中心中的薄壳在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构风景的风景建筑——芦笛岩贵宾接待室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25年 第1期 92-99页
作者:王诣童 李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210018 
通过对桂林芦笛岩贵宾接待室的景观利用、地形策略、空间序列、结构体系、室内空间等方面的分析,说明接待室作为风景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其价值在于重构了风景而非顺应风景设计。并提出,在历史价值之外,对现当代优秀建筑设计价值的认识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图解分析:彼得·卒姆托的4个建筑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25年 第1期 66-75页
作者:柏庭卫 朱昊昊(译)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0058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210096 
选取卒姆托的4个建筑作为分析对象,并根据每个项目的场地特征、空间构成和建造特点,从图片收集到图纸重绘,通过图像解读、要素辨析和图解表达多个层面展开设计分析,阐释图解分析方法的基本路径和操作过程,指出设计分析的目的并非要探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域建筑的文化传承与扬弃探新——大理书院建筑设计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25年 第1期 50-53页
作者:王建国 孙友波 姚昕悦 沈宇驰 奚涵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210096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210096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01 
大理地处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地形西高东低,自古拥有“风花雪月”的美誉。作为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大理地域建筑特色明显,历史古迹得到较好的保护。但古城建设在严格的设计导则规范下,街道建筑面貌也出现了风格趋同现象,雷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城际人口流动网络的多尺度空间差异--基于腾讯迁徙大数据的分析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2025年 第1期45卷 189-201页
作者:邵云通 吴晓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200335 
基于“同一城市在不同尺度空间中的地位与作用差异”这一现有城市网络研究中被普遍忽视的关键研究视角,以腾讯迁徙大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城际人口流动的都市圈-城市群-国家分尺度网络分析模型,对其网络特征的分尺度格局和跨尺度变化进行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适宜性植物选择的南京市绿地日照因子分析
收藏 引用
《园林》2025年 第2期42卷 23-30页
作者:汪瑞军 吕晓倩 巩松平 袁旸洋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合肥230601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210096 
空间形态与要素构成的变化塑造出城市绿地内部日照因子的多样性,日照因子差异及其成因分析能够为绿地植物群落的合理构建提供重要依据。运用数字模拟、实地检测、统计分析等方法,将以日照时数为指标的光区划分和以光照强度为指标的遮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教学的空间·空间的教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工院改造设计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08年 第2期 84-87页
作者:夏兵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210096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工院改造设计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以教学空间对教学行为的影响作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改造所采用的策略以及技术措施,并从中引申出教学空间的探索性设计实践具有特殊的建筑学教学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力塑形:当代建筑案例中柱元的新形态探讨
收藏 引用
《世界建筑2025年 第2期 86-93页
作者:王兴鸿 戴航 强欢欢东南大学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土木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柱”是建筑中人们最容易注意到的元素之一,又是结构体系中一个极具表现力的线性构件,柱元作为基本结构构件的表现潜力极大。本文通过对柱元的技术逻辑进行研究,分析其对建筑形态的影响并为结构与建筑的整合设计提供逻辑线索。从柱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展示传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藏基泰工程司古建筑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21年 第10期 90-96页
作者:白颖 诸葛净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210096 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南京210096 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东南大学)南京210096 
根据文献资料,对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所藏4座中国古建筑模型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这4座模型为1920-1930年代基泰工程司所制,是近代中国建筑学开创时期最早制作的古建筑模型,当时曾多次公开展览,引起公众关注,后于1940年代末随杨廷宝转至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间基因:传承中华营城理念的城市设计路径——从苏州古城到雄安新区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3年 第5期53卷 693-703页
作者:段进 李伊格 兰文龙 姜莹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210096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的形势严峻,深入理解中华营城理念的科学内涵、研发既延续历史又面向未来发展的城市设计新路径十分必要.中华营城理念通过空间要素组合关系表达超越形态本身的社会文化意义,这些稳定的空间要素组合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