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东南大学 能源与环境学院"
764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无限时域Laguerre函数预测控制及其在热工控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 第S1期32卷 168-173页
作者:崔晓波 陈雨亭 王致新 秦文炜 吕剑虹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96 
传统模型预测控制中,将来的控制作用是基于前移因子的方法计算出来的,这样的设计方法导致在快速采样、复杂动态特性或者高的闭环系统性能要求下,满意的控制作用需要大量的前移因子来计算,即大量的优化变量需要计算进而带来繁重的计算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添加碳纳米颗粒对磷氮双掺杂石墨烯电化学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化工学报》2020年 第S01期71卷 448-453页
作者:韩超灵 陈振乾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燃料电池作为新型清洁能源技术具有高效的能源转化效率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在诸如交通运输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应用。在影响燃料电池性能的众多因素中,电极的高效催化与稳定性对于整个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近年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元体能量平衡法的垂直U型埋管换热特性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热能动力工程》2007年 第1期22卷 96-100页
作者:杨卫波 施明恒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基于元体能量平衡法建立了垂直U型埋管的传热模型,模型考虑了流体温度的沿程变化,并通过引入热干扰角与等效传热间距反映两管脚间的热干扰问题,使之更符合实际的传热情况。通过所建模型对U型埋管的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免疫优化的机炉协调系统模糊增益调度H_∞鲁棒控制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 第17期28卷 92-98页
作者:林金星 沈炯 李益国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96 
针对非线性锅炉-汽轮机系统在负荷点大范围变动情况下的协调控制,提出了一种新的免疫优化模糊增益调度H∞鲁棒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H∞/混合灵敏度方法设计出多个H∞局部鲁棒控制器以覆盖机炉系统的负荷变化区间;然后采用模糊推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粒煤在补气料仓中的下料特性
收藏 引用
《煤炭学报》2011年 第2期36卷 331-335页
作者:陈汝超 陈晓平 蔡佳莹 张铁男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在自行设计的有机玻璃料仓系统上对粒煤下料过程及其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当料位在筒仓段时,粒煤以整体流形式稳定下料;当料位下降到斗仓段时,粒煤以中心流形式流动下料。研究结果表明,斗仓段的松动风对粒煤下料流率和下料稳定性有重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然复叠式热泵循环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化工学报》2008年 第S2期59卷 230-234页
作者:徐卫荣 杜垲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受热源温度以及系统本身性能的限制,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单级蒸气压缩式热泵系统的出水温度一般在50℃左右,这种热泵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对热源侧和使用侧有较大温差要求的场合,新的自然复叠式热泵系统能够实现大温差热泵循环,可以作为冬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O_2/CO_2气氛下CH_4再燃还原NO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 第9期31卷 1599-1602页
作者:谢芳 张军 盛昌栋 张永春 陈洁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上研究了CH4再燃还原NO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再燃温度约为1000℃,再燃区最佳停留时间在0.4~0.6 s之间,随着平衡比的增大脱硝率最高可达90%以上,烟气中NO浓度越大再燃脱硝率越高,而SO_2存在对NO的还原有不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UV/H_2O_2工艺湿法脱除燃煤烟气中NO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燃料化学学报》2011年 第8期39卷 575-579页
作者:刘杨先 张军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在自行设计的内置紫外光-鼓泡器中,利用UV/H2O2高级氧化工艺湿法脱除燃煤烟气中的NO气体。主要对紫外光强度、H2O2初始浓度、NO初始浓度以及烟气总流量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NO脱除效率随着紫外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数据驱动的非线性控制器直接设计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 第32期28卷 101-105页
作者:李益国 沈炯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96 
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目标值(virtual reference,VR)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非线性控制器设计直接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在对象未知的情况下,利用采集到的对象输入输出数据直接设计非线性反馈控制器。文中分析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二区域U型埋管传热模型及其实验验证
收藏 引用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 第5期29卷 857-860页
作者:杨卫波 施明恒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以钻孔壁为界将垂直U型埋管的换热区域划分为钻孔内外两部分,并分别采用稳态与非稳态传热来分析求解.两区域模型间通过钻孔壁温耦合连接,从而构建了二区域U型埋管传热解析解模型.对于钻孔以外部分.采用变热流圆柱源模型来求解钻孔瞬时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