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南京210096"
36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被身份重构的晚明士人:主体觉醒与美学转向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4年 第2期 162-167,I0003页
作者:丁以涵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在晚明,身处动荡与危机中的士人群体已然开始摆脱时代政治伦理结构及其空间的束缚,致力于营构主体化美学生活。在政治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下,晚明士人在文化、艺术、工艺等领域促进了新观念、新学术、新思潮的不断发展,最终催生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技术史视角下20世纪我国现代日用陶瓷装饰设计创新动力机制研究——以景德镇青花玲珑瓷为例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2024年 第14期45卷 412-419页
作者:来元茜 徐习文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南京210096 
20世纪我国日用陶瓷的设计创新是在现代瓷业系统的内、外部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推动机制。目的为探究我国现代日用陶瓷装饰设计创新的驱动力,及其各要素相互依存和制约的机制。方法以景德镇青花玲珑瓷为个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企业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三条美学路径——基于案例的一种微观分析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24年 第3期40卷 18-23,29页
作者:凌继尧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另一种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艺术学家和文化学者研究新质生产力时遵循的是后一种路径。这种路径的核心是把文化尤其是艺术和设计元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龟兹石窟壁画金翅鸟擒蛇平结图像及其来源
收藏 引用
《敦煌研究》2024年 第2期 73-84页
作者:李秋红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江苏南京210096 
渊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蛇身平结图像,在印度和中亚融入佛教物质文化,进而传入龟兹地区。罗马帝国两端有头蛇、中印度和东南印度一体多头蛇,与波斯双头鹰、印度人面鸟喙形金翅鸟像组合造型,形成龟兹特有的金翅鸟擒蛇平结表现。龟兹石窟金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汉画雷神图像研究
收藏 引用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 第3期27卷 106-113页
作者:荣烁烁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雷神作为中国最早的气象神崇拜之一,经历了从“兽”向“神”、从自然神灵逐渐转变具有复杂社会职能的人格神灵的变化过程,由神话学转为宗教学。至汉代,雷神具备了纯粹的人格化特征,且雷神信仰在汉代特殊的神仙语境下有了仙化的倾向。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刘海粟与美术的中国式现代化:以欧洲巡展始末为例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3年 第1期 110-119页
作者:汤雪村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20世纪初中国美术进入现代化探索阶段,以刘海粟多次海外参访,尤其是1934年至翌年横跨欧洲大陆的中国美术巡展为此贡献了独特实践。他提出“中国艺术的文艺复兴”,主张以自主、开放、包容的美学视野推进美术现代化。刘海粟深悟中西方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文科中文理交融的深层次探讨——基于艺术人类学学科自觉的思考
收藏 引用
《民俗研究》2022年 第4期 5-15,157页
作者:方李莉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当下人类社会已进入“人类世”的高风险复杂系统,面临着种种问题、困境及机遇,在此背景下,新文科应运而生。当今学界的首要任务在于提升全球文化政治共商机制,以节制技术发展来应对各种技术风险,制衡技术的全面统治,进而解决地球生态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宋下层士人习画潮流与宋元绘画文人化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年 第1期 41-46页
作者:侯力 谢建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晚宋笔记、文集屡屡表彰下层士人画家,元修画史却大量失载,使之成为历史低音。晚宋下层士人习画为业,既因科举艰蹇、士风丕变带来士人多元转型,又因士庶生活需要和礼代文人画家,画家生涯成为失落士人的准职业选择。下层士人表现出有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代《上元灯彩图》历史图像的民俗符号研究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1期44卷 137-144页
作者:崔之进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上元灯彩图》画作中的上元灯“节日狂欢”符号、“从下往上看”鳌山灯组符号,构成了解明代南京夫子庙区域人文风俗的“系列图像”。图像本身不能让受众直接进入明代南京夫子庙区域的社会镜像,但可以通过图像与民俗的关系、图像与历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早期农耕文明中的“二十四节气”的表述形态与理念构建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史》2022年 第6期41卷 40-49页
作者:程万里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二十四节气”随着先民观象授时、时空合一、阴阳五行、自然崇拜等观念衍生而出,其作为思想和观念的物化载体,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文化现象。中国的古代历法属于阴阳合历,就是以朔望月与太阳年并行为基础的历法,首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