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华美学协会"
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与人民同行 为时代抒情——由《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联想到的
收藏 引用
《现代艺术》2024年 第7期 100-107页
作者:范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中华美学学会 四川省作家协会 四川省电影家协会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文学专委会 
2024年5月23日下午2时30分,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现代艺术杂志社“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2024年第8期(总第80期)文艺评论专场在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开讲。讲坛特邀国内知名美学家、文艺评论家、三级教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活美学”与当代中国艺术史——在亚洲艺术学会京都年会上的演讲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1年 第1X期 4-12页
作者:刘悦笛国际美学协会(IAA) 中华美学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从"生活美学"的视角出发,当代中国艺术史理应被重新审视,政治、精英与日常生活美学分别对应着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当代艺术,"新的中国性"艺术正在指向生活美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声的进化》的“日常生态美学
收藏 引用
《公共艺术》2013年 第3期 30-31页
作者:刘悦笛国际美学协会 中华美学学会 
公共艺术《无声的进化》(aevolucion silenciosa),中文名或被译为《沉默的演变》,是由英国艺术家詹森·德卡莱斯·泰勒(JasondeCaires Taylor)做出创意并实施创作的,这件公共艺术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日常生态美学"(Ordi...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学的西方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未来展望——访高建平研究员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2023年 第9期 115-125页
作者:李圣传 高建平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 中华美学学会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问:高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的访谈。作为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University)美学系既强调德国古典美学传统又注重英美分析美学。您最初选择中国艺术中的“表现性动作”作为博士论文选题,是否也与这种学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当代书法中的形式探索及创新发展
收藏 引用
《当代美术家》2022年 第2期 66-71页
作者:刘永亮安徽艺术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中华美学协会 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在中国当代书法的探索中,到了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两股潮流,一方面是传统书法的回归,另一方面受日本书法“物象论”和西方后现代主义影响而开始的“现代书法”探索。在当代书法的创新探索中和中国的当代艺术一样,注重观念性、形式性成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将电影还原为“移动影像”——新旧“电影本体论”的交替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15年 第3期 31-37页
作者: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中华美学学会 国际美学协会 
当今的电影本体论已在"分析美学"那里实现了新旧交替,巴赞的旧电影本体论的新旧对错被展现出来,分析美学家们则提出了新电影本体论。电影本体论的新构出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从物质本性上将电影定位为"移动影像",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广明的水墨实验
收藏 引用
《荣宝斋(当代艺术版)》2011年 第3期 214-219页
作者:刘悦笛国际美学协会 《美学》杂志 中华美学学会 
李广明的艺术探索,始终处于一种不断找寻的新鲜状态——寻找本土的文化根基,寻找独特的艺术语言。从《殇城》系列的架上综合材料到《招魄》系列的捕风捉影,从《疗》的艺术行为到《雾里看花》系列的气体装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看见世界”与“假扮成真”的电影——再论走向新的“电影本体论”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16年 第4期 109-114页
作者: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国际美学协会(IAA) 中华美学学会 北京大学 
在当代分析美学当中,电影本体论不仅在物质本性上被定位为"移动影像",而且从内容本性上更有推进。斯坦利·卡维尔认为,电影是作为"看见的世界"而存在的,这就回应在银幕上现实发生了什么转变的问题,而肯达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意象之路: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试探性理论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09年 第11期 116-121页
作者:彭锋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 中华美学会 中华美学会外国美学委员会 国际美学协会执行委员会 
有人将中国当代艺术划分为三个阶段:"看别人","被别人看"和"看自己"。我想强调的是,只有到了"看自己"的阶段,中国当代艺术才有自我意识,才有理论要求。但是,如同黑格尔和丹托指出的那样,一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法美学研究的现状与方法
收藏 引用
《大学书法》2023年 第5期 144-149页
作者:崔树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书法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中华美学学会 
1998年秋,我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现为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攻读书法方向硕士研究生。在此之前,我零零星星接触过一些书法史和书法理论的知识,但缺乏系统性。读研期间,有机会比较系统地对书法史和书法理论进行学习,为我后来的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