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36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Al/SiC-SiC互锁结构钎焊接头有限元弯曲应力模拟
收藏 引用
《焊接学报》2025年 第2期46卷 120-126页
作者:汪小明 张天雷 张子龙 王耿 刘杰 党耀石 王明伟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3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北京100854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结构精密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01 
为了提高空间反射镜结构中Al/SiC镜架与SiC主镜体之间的Al/SiC-SiC异质材料连接的可靠性、缓解残余应力、避免裂纹扩展,采用小尺寸接头互锁结构设计并结合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对不同结构、数量和载荷方式下接头的弯曲应力分布及应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速列车铜基粉末冶金闸片材料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润滑与密封》2025年 第1期50卷 182-192页
作者:周佩禹 姚萍屏 徐宇轩 周海滨 王兴 邓敏文 康丽 陈琦 林永强 袁仔豪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高速列车紧急制动时,外部对制动闸片施加压力使其与高速运转的制动盘直接接触产生摩擦力,摩擦过程消耗动能从而达到减速与制动的目的。闸片材料在制动过程发生损耗,其性能是影响高速列车制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铜基粉末冶金制动闸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主元高熵材料的独特强韧化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材料进展》2025年 第1期44卷 111-122页
作者:李志明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 
多主元高熵材料拥有几乎无限的化学成分空间,其组织结构也可通过制备与加工工艺有效调控。因此,通过化学成分与组织结构的耦合设计,可有效协调多主元高熵材料中的各种强韧化机制,实现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除传统单主元材料中的强韧化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强铝合金的发展及其材料的制备加工技术
收藏 引用
《金属学报》2015年 第3期51卷 257-271页
作者:张新明 邓运来 张勇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3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高强铝合金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其材料的制备加工技术.针对大规格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成分设计、熔炼、均匀化、固溶、淬火、预拉伸以及时效各工序的相关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并对我国该类铝合金及其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Zn_(0.4)(CuGa)_(0.3)Ga_(2)S_(4)/CdS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CO_(2)还原性能
收藏 引用
《无机材料学报》2022年 第1期37卷 15-21页
作者:刘彭 吴仕淼 吴昀峰 张宁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3 
利用光催化技术将CO_(2)转化为燃料有望解决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Zn_(1-2x)(CuGa)_(x)Ga_(2)S_(4)具有可见光响应及较高的导带电势,从热力学角度上看是较为理想的CO_(2)还原材料,但是其光催化CO_(2)还原活性仍然较低,亟待从动力学角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退火对汽车用5182铝合金板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金属热处理》2007年 第9期32卷 18-20页
作者:王孟君 黄电源 姜海涛 任杰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采用单向拉伸试验、金相显微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退火工艺对汽车用5182铝合金板的力学性能、应变硬化指数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5182铝合金板材随着退火温度的上升,保温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略有下降,但伸长率和应变硬化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汽车用铝合金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金属热处理》2006年 第9期31卷 34-38页
作者:王孟君 黄电源 姜海涛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介绍了铝合金在现代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从合金元素、热处理工艺和冲压成形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汽车用铝合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铝合金是现代汽车工业最理想的材料之一。针对我国汽车用铝合金的开发与应用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正交试验法在无铅黄铜成分设计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 第9期35卷 1241-1247页
作者:张路怀 肖来荣 舒学鹏 温燕宁 张喜民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3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无铅黄铜制备过程中合金元素Sb、Ce和Ti对合金抗拉强度、抗脱锌性能以及切削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出最优化合金成分为wCu∶wZn∶wSb∶wCe∶wTi=58∶40.5∶0.8∶0.4∶0.3;锑的质量分数是影响合金综合性能的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高强度Cu-Ni-Si合金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金属热处理》2007年 第7期32卷 55-59页
作者:潘志勇 汪明朴 李周 邓楚平 黎三华 贾延琳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综述了Cu-Ni-Si系合金开发原理、成分设计及制备工艺,归纳总结了该合金性能与Ni、Si元素的质量比值、添加合金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制备技术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不同工艺路线下Cu-5.2Ni-1.2Si合金时效后硬度和导电率的变化规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Al-Cu-Li系铝锂合金的合金化与微合金化
收藏 引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年 第2期31卷 258-279页
作者:李劲风 宁红 刘丹阳 郑子樵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3 
综述了铝锂合金研发历程及成分设计的发展阶段,重点阐述了Al-Cu-Li系铝锂合金中主合金化元素Cu、Li含量对时效析出相类型、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影响机理,详细论述了微合金化元素Zr、Mn、Mg、Ag、Zn、稀土和In等对Al-Cu-Li...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