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检验科"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的应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2年 第8期56卷 1112-1117页
作者:陈辉 彭灿辉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检验科长沙410013 
对溴甲酚绿(BCG)法测量血清白蛋白(ALB)进行评价以及探讨其在不同疾病中发生偏倚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以2021年7月在中南大学医院肾内、普外、感染室的128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分成慢性肾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SUN5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南方医大学学报》2016年 第5期36卷 645-648页
作者:王静芳 黄利华 伍勇 杨林飞 任瑶 邢晓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医学实验中心湖南长沙410013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检验科湖南长沙410013 
目的制备可检测全长SUN5的特异性抗体,并用该抗体检测SUN5蛋白在人类生殖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比较SUN5与新剪切体SUN5β之间的差异,在差异区域设计合成短肽,制备SUN5多克隆抗体并纯化。用新制备的SUN5抗体对Ntera-2细胞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肠埃希菌质粒介导头孢菌素酶基因型研究
收藏 引用
《临床检验杂志》2007年 第6期25卷 407-409页
作者:伍勇 徐令清 漆涌 宋明胜 陈颖 李翔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检验科长沙410013 
目的调查大肠埃希菌中质粒头孢菌素酶(AmpC酶)的基因型分布以及耐药性。方法收集对头孢西丁耐药的24株大肠埃希菌,根据头孢菌素酶和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各种已知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确定AmpC酶基因以及E...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红细胞碎片计数与红细胞碎片比例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3年 第8期57卷 1246-1252页
作者:陈辉 宋开源 彭灿辉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检验科长沙410013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长沙410000 
探讨红细胞碎片计数(FRCs)、红细胞碎片比例(FRC%)对脓毒症预后的诊断效能。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1月10日在中南大学医院重症医学收治的符合要求的101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30 d结局分为生存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嵌合寡核苷酸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5年 第2期12卷 143-147页
作者:伍勇 陈辉 刘丽 郭建军 罗骜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检验科长沙410013 
目的:研究嵌合寡核酸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合成各种寡核苷酸(ODNs),利用HL-60细胞溶解液实施体外实验,U-87细胞系观察这些寡核苷酸在细胞水平的作用。结果:硫代磷酸酯寡核甘酸(PS-ODNs)和RNA模板反义ODNs都可以抑制端粒酶的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反向PCR扩增Ⅰ类整合酶基因侧翼序列
收藏 引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 第8期34卷 919-920页
作者:冯银 袁金玲 伍勇 漆涌 陈体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检验科湖南长沙410013 
目的采用反向PCR对Ⅰ类整合酶基因侧翼序列进行检测分析。方法以临床分离的Ⅰ类整合子阳性大肠埃希菌为研究对象,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对基因组DNA进行酶切,T4 DNA连接酶使酶切产物自身环化,设计Ⅰ类整合酶基因反向引物扩增Ⅰ类整合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铜绿假单胞菌方法建立及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师杂志》2006年 第12期8卷 1614-1617页
作者:徐璇 钟礼立 张兵 蔡瑞云 段贞 林小娟 张爱民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长沙410013 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 湖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目的建立荧光实时定量PCR(FQ-PCR)定量测定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检测该方法的灵敏度并与传统细菌培养比较其特异性吻合率。方法选择铜绿假单胞菌的oprI基因为目的基因设计探针引物,建立Taqm an探针FQ-PCR体系定量检测5种标准菌株、3种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腹腔感染细菌流行病学调查
收藏 引用
《中华普通外学文献(电子版)》2009年 第5期3卷 54-57页
作者:杨启文 王辉 徐英春 曹彬 李宪 胡志东 范红 廖康 褚云卓 曾吉 刘振英 张嵘 徐修礼 王勇 卓超 苏丹虹 周春妹 孙宏莉 谢秀丽 陈民钧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微生物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检验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检验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检验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检验科 山东省立医院检验科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微生物室 
目的监测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我国不同地区14家教学医院分离的腹腔感染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其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按设计方案收集来自腹腔感染的病原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0类共29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