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63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QQ平台的实践共同体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收藏 引用
《外语电化教学》2014年 第2期 48-54页
作者:阮全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本文以我国华中地区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实践共同体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如何结合QQ平台改进高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从而促进课堂教学和课外交流,并拓展课内外学习的深层内涵。结果显示,本教学模式设计合理,从实践共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译作序跋之诗学意义与史料价值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3期33卷 177-181页
作者:朱灵慧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序跋等副文本广泛存在于翻译作品周围,是读者从作品外部走向正文所必经的一道门槛,编者和译者在此设计了一套阅读路线和阐释规则,直接影响并干预读者的解读。译者在此阐发的翻译思想、推介的文学手法,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和史学价值,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词块输出能力的趋势研究
收藏 引用
《外语界》2016年 第4期 27-34页
作者:黄开胜 周新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词块是短语的主要变体之一,是学习者短语能力的重要衡量依据和显性载体。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中介语对比分析与趋势研究相结合的准纵向设计,揭示了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在4年学习期间词块输出数量大幅增长但质量没有显著提高的总体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俄罗斯诗学关键词:文学传统
收藏 引用
《俄罗斯文艺》2022年 第1期 138-146页
作者:周梦菡(译)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文以俄罗斯文学从中世纪至今的传统及其发展为研究基础,旨在揭示其在发展中的统一性。俄罗斯手写文学起源于11世纪至17世纪的口头创作,直至20世纪末完结。本文关注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小说对中世纪传统的演绎:特别是其中编年史和纪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品特戏剧在中国舞台的传播与接受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2011年 第4期 110-114页
作者:王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活跃在20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戏剧家品特共写有29部剧作,目前有6部剧作被搬上中国戏剧舞台,其中《送菜升降机》、《风景》、《月光》和《回家》主要是"学院派"在"小众"范围内进行的戏剧实验,在"圈内"产生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学英语期末分级测试阅读理解内容效度研究——以不同班型考试为例
收藏 引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5期49卷 155-160页
作者:甘凌 蒋业梅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530073 
依据巴奇曼(Bachman)和帕尔默(Palmer)任务特征模式,从语篇输入和预期回答两方面对广西某校不同班型A、B班2—4级期末试卷阅读理解的内容效度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两种班型期末分级测试阅读理解的内容效度不高,有待改进。A、B班的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英语对比语料库》的设计、建立和初探
收藏 引用
《语言研究》2012年 第2期32卷 113-127页
作者:方称宇 乐芬芬 曹竞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430073 
"中国英语"的研究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在中国环境中使用的英语尽管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其变体身份还未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国内外语学界对中国英语是否为一客观存在的英语变体也一直众说纷纭。为了避免各种基于直觉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翻译问题浅析
收藏 引用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7年 第6期 31-32页
作者:张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随着昆曲、京剧和粤剧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戏曲"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然而,虽然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是久负盛名,但如何更好地把这种艺术传播出去,翻译是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伦理困境:《耶稣的童年》中乌托邦社会的表征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家》2015年 第9期30卷 133-136页
作者:胡忠青 蔡圣勤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荆州4340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西马思潮的乌托邦未来蓝图的构想一度影响了库切在后期创作的大致走向。他的新作《耶稣的童年》借助于叙事性小说这一艺术形式,以刻画一段移民生活为基石,勾勒一幅"乌托邦社会"场景,进而籍此窥察社会中纷繁的伦理现象。本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从物象到墨象的写作——评《黄斌诗选》
收藏 引用
《长江文艺评论》2019年 第1期 73-77页
作者:盛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黄斌化物象为文墨,使诗歌以文字的形式成为独立的艺术存在。他继承了中国古典诗学传统,常从微处切入庞大的历史,呈现鲜活的人生百态,历史与当下共时地存在于诗中,古与今在对照中互相生长。黄斌的诗兼具东西方元素,诗中既有超验式的崇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