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4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资政育人--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红色文献整理与利用实践
收藏 引用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2年 第1期40卷 102-107页
作者:宋姬芳 朱小梅 王丽丽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北京100872 
开展红色文献研究,能够助力资政育人、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首先,通过健全目录、与专家合作、开展专题研究等举措,对红色文献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研究与利用。其次,中国人民大学建设了红色文献平台,其设计架构包括资源层、功能层、服务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户需求驱动的图书馆资源组织与服务新模式探究——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云书房为例
收藏 引用
《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年 第10期45卷 147-154页
作者:张薷 孟坛魁 史红娟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北京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目的/意义]以用户为中心,将图书馆服务和支持嵌入课程教学、科学研究以及个人学习的全流程建设与管理中,通过多源数据融合、用户参与资源共建、全媒体资源一体化检索、专题资源整合以及个性化资源组织与管理等方式,推动构建面向用户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立体化 多功能 全开放——从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新馆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谈起
收藏 引用
《晋图学刊》2012年 第2期 5-8页
作者:孙权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北京100872 
当代高校图书馆建筑总体设计和内部布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借阅、学习、休闲、交流等功能的有机结合,还要与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电子技术发展相适应,充分考虑长远发展需要。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新馆为例,对该馆建设背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经济学知识网格的构建
收藏 引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Z1期34卷 17-20页
作者:杜小勇 李曼 胡鹤 马文峰 秦国 武文娟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北京100872 
通过对相关工作的研究,结合经济学知识网格的实践,设计和实现了一个ESWP平台来辅助开发者以半自动方式构建知识网格.该平台包括三个主要的功能模块:本体构建模块、语义标注模块和进化管理模块.它们分别采用基于角色的用户管理和多版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小型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的一个可行方案——对图书馆工程工作站的探讨
收藏 引用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89年 第3期 6-10,26页
作者:罗力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本文提出了图书馆工程工作站的概念及设计思想,并从工作站的特点、支持环境、体系结构及具体技术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进了较全面的论述,力图为中小型图书馆实现基于计算机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走出一条具有实效性的道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塑造高校图书馆的良好形象
收藏 引用
图书情报知识》1997年 第3期14卷 45-47页
作者:王立清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本文认为,高校图书馆的良好形象展现了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高校图书馆应从开展形象设计、加强信息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注重媒介传播等方面,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读者借阅历史记录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年 第7期 23-27页
作者:史红娟 李伶 崔冶秋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北京100872 
基于开源软件组合技术,通过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实现读者借阅历史数据的整理和转换,设计和开发借阅历史记录查询系统,满足读者借阅历史记录查询与保存的个性化需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Web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践
收藏 引用
图书馆2012年 第6期 136-137页
作者:郑惠伶 唐静 祝小静 方瑞丽 施立红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北京100872 
文章采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两种方式,对目前多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比较,最后总结和分析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学科信息门户建设中的关键因素
收藏 引用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年 第5期29卷 574-576页
作者:林茵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北京100872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学科信息门户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即:学科信息门户内容本质的要求,计算机环境下信息资源组织与检索条件的变化,学科信息门户建设过程中设计规划和实践的需要,以及学科专家、计算机专家、图书情报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Lib2.0的学科馆员服务平台建设
收藏 引用
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 第S1期56卷 64-66,35页
作者:唐静 熊秀忠 陈华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北京100872 
介绍Lib2.0理念下学科馆员职能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学科馆员服务平台设计的总体思路和系统结构,认为学科馆员服务平台就是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将图书馆专业的信息服务延伸到用户日常教学科研活动中,实现学科馆员与用户随时随地的、无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