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科学》和《自然》杂志2015年的两篇心理学文章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2016年 第2期39卷 474-478页
作者:朱滢 伍锡洪北京大学心理系北京100080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北京100872 
本文评述了《科学》和《自然》杂志2015年的两篇文章。《科学》上的文章"心理科学的重现性"对100项心理学实验进行了重复验证。结果表明,只有大约多于1/3的原始研究能够重复。该文章对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作了分析,并指出这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丧亲者的内疚感能促进创伤后成长吗:一把双刃剑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年 第1期29卷 93-97页
作者:李洁 孙艺华 王璟铭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心理系北京10087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丧亲者的内疚感与创伤后成长(PTG)之间的两条中介路径。方法:研究采用纵向设计,让194名丧亲时间在两年内的被试填写了一列调查问卷,并在一年后再次进行调查。结果:中介分析发现,丧亲者的内疚感增强了内化联结,对PT...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造字广告传播效果研究
收藏 引用
《新闻大学2021年 第7期183卷 60-75,121页
作者:林升栋 斯柯 赵广平中国人民大学广告与传媒经济系北京100872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闽南师范大学心理系福建漳州363000 
文字本身即创意来源。生造字广告是广告人员创造出的生字,通常用汉字或其偏旁部首混排,是一种以汉字构造为创意手段的广告。已往文献大多从设计角度研究文字创意,本文试图从受众的角度,以生造字广告为具体材料研究其传播效果。先从面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态统理论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2018年 第3期39卷 110-117页
作者:俞国良 李建良 王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健康中国与幸福中国"的基础。探索社会转型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与实现机制,是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前提条件。生态统理论为这种探索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分析框架。社会转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人际信任的角度探究人机信任的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前沿》2018年 第4期7卷 556-561页
作者:曹云霞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北京 
信任在人际交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人与人工智能统的信任机制是否与人际信任有区别?研究表明,人工智能统本身的性能(如可靠性、误警率和故障率等)和属性(如外观,身体接触)以及人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均会影响人–机信任的建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信息发送者与目标受众的信息传播意向研究——基于社会存在的视角
收藏 引用
《情报科学》2017年 第6期35卷 18-24页
作者:石密 时勘 刘建准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387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北京100872 
【目的/意义】本文基于社会存在的视角,详细讨论了在信息不确定情境下信息发送者身份、目标受众的社会存在与信息传播意向之间的关,并探讨了相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启示。【方法/过程】采用2(信息发送者身份场域:线上vs.线下)×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心理弹性与压力适应的关:积极情绪中介效应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 第3期28卷 308-313页
作者:崔丽霞 殷乐 雷雳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2 
Fredrickson的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broaden-and-build theory)认为积极情绪具有激活行动、扩展认知、建设资源和缓解压力的功能。但是积极情绪是否是心理弹性到压力适应的中介变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该研究让37名女大学生先完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安全心智培训的抗逆力干预研究
收藏 引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年 第6期15卷 833-838页
作者:梁社红 刘晔 时勘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杭州310058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0190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北京100872 
为提升高危行业危机应对人员的抗逆力,本研究设计了安全心智培训课程,并采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追踪测试的准实验设计,对某煤矿企业的员工进行安全心智培训,并验证干预效果。结果显示:培训干预后,实验组在抗逆力总指标及理性应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归因取向的表扬对儿童失败后的影响效应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2011年 第5期34卷 1079-1084页
作者:邢淑芬 俞国良 林崇德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2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以103名小学五年级的儿童为被试,考察不同归因取向的表扬对儿童遭遇失败后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接受能力取向表扬的儿童在遭遇失败后表现出无助取向的反应模式,接受努力取向表扬的儿童表现出掌握取向的反应模式;(2)接受能力取向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归因取向的表扬对儿童遭遇失败前的影响效应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2010年 第5期33卷 1104-1107页
作者:邢淑芬 俞国良 林崇德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2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以92名小学五年级的儿童为被试,考察了不同归因取向的表扬对儿童遭遇失败前的心理效应。结果表明,在遭遇失败前,能力取向表扬和努力取向表扬对儿童的自我评价、坚持性、对题目的喜欢程度、任务评价、效能预期以及测试焦虑水平等指标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