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907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视图:
排序:
目连入戏图像生成路径探赜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21年 第3期 105-116页
作者:喻忠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随着佛教东传,释迦弟子目连的形象在文学化、艺术化的同时,经由看图讲诵伎艺而逐步图像化。佛典人物目连由此进入图像叙事,并转化为戏剧角色。敦煌目连变文写本及其画卷是目连形象进入中国古代文学和戏剧艺术之绾毂。目连变文系列在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阐释“自我”的审美之维——一种对费希特美学思想的读解
收藏 引用
《东南学术》2006年 第6期 115-123页
作者:黄克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费希特是德国古典哲学家中唯一没有形成自己的美学体系的人,他的散见于各类著述的论说美和艺术的片断文字须得借着解读他的思辨“自我”去领会,也须比勘于康德乃至谢林、黑格尔的美学艺术见地去把握。他的思辨知识学在德国古典哲学的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介入的现实性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23年 第1期 105-110页
作者:常培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100872 
现代艺术领域循自我批判逻辑确立了“为艺术而艺术”的自律原则,并借助“形式正确性”划定了艺术与日常生活领域的边界。无论从历史事实还是理论逻辑来讲,艺术自律都是前卫艺术的前提。艺术自律既是前卫艺术的批判对象,也是后者维持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民”的余像:小剧场戏剧《切·格瓦拉》和世纪之交的主体想象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年 第3期 110-122页
作者:孙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一、“人民戏剧”及其社会文化背景2000年4月12日,小剧场戏剧《切·格瓦拉》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小剧场首演。这部剧由黄纪苏、张广天、沈林、王焕青、罗江涛集体创作,七位年轻的职业演员担任演出,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研究所和北京人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精神的形式与艺术的斗争——朗西埃论模仿
收藏 引用
《江苏社会科学》2022年 第3期 174-184,I0004,I0005页
作者:陈奇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朗西埃沿用黑格尔式的精神理论,指出了精神运动的模仿本质,并承继卢卡奇等人的理论,强调文体形式与精神模仿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朗西埃考察了历史语境中关于模仿的艺术体制问题他认为,模仿是某种观念体制的映现,即某种时代语境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图绘动画之灵性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20年 第2期 128-135页
作者:陈奇佳 孙甜鸽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拟真将成为动画制作的主要浪潮,但就美学内涵而言,传统图绘动画仍有难以被替代的优势。图绘动画的面部塑造、姿态展现及自由联想等都难以被拟真技术以计算的方式模拟表现,故称之为"灵性"。在图绘动画中,面部的混合表情及色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反叙事性:论贝克特戏剧的形式问题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0年 第3期 96-110页
作者:陈奇佳 何珏菡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以质疑笛卡尔式理性主体为基础,贝克特主张运用反叙事的方式,在西方戏剧传统别开自由创造的艺术进路。首先,他对传统戏剧叙事中主体的地位作了较彻底的颠覆,其戏剧中的主体依靠惯性而非理性存在,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也更为疏离异化。另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常态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与问题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6年 第1期32卷 36-40页
作者: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6 
当前的"互联网+"已经不再仅仅是过去的互联网思维的理论概念,而是由思维进入到实践领域,"互联网+"由一种观念创新、理论跨越进入到文化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实践之中。"双创"概念,是中国式的"创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第四届文博会看新媒体产业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0年 第7期 98-101页
作者:汪思聪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国内外大量的已经实现的产业数据向我们展示了新媒体产业具有多么大的市场潜力,是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中最快的增长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化水平的希望所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主义的三大类型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 第4期 156-171页
作者:余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长期以来,审美主义一直是一个核心概念,但对它的界定却比较笼统,缺乏具体的规定性和严格的学理性。其实,在"生存"、"艺术"与"现代"的三维关联中,区分并考察审美主义的类型,这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课题。审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