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探源心象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18年 第5期 123-125页
作者:刘明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 
一数年前,曾经做过两个梦,令醒后的我颇为感慨。其一,我梦见自己被困在满是荆棘的洞穴里,眼见着前方出口的亮光,却由于周边紧挨身体的倒刺使我寸步难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如画:瑞典导演罗伊·安德森的空间美学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年 第6期 41-49页
作者:金蕾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 
瑞典电影导演罗伊?安德森以一种被他称为“复合影像”的影像风格而著称于世,追求绘画性的镜头语言是安德森电影美学的重要特征,而空间造型是安德森实现其绘画性影像风格最重要的基础。本文以罗伊·安德森所导演的“生活三部曲”为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心境”与“守望”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6年 第1期 102-103页
作者:李晓宇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油画教研室 
艺术哲学角度来讲,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精神是构成中国艺术独立性和独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达到这一高度,画家方能显示出中国绘画独特的精神指向与审美境界。就此而言,当代油画创作不能局限于绘画媒材与工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逐心问源
收藏 引用
《美术》2019年 第5期617卷 79-83页
作者:刘明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绘画系 
去岁盛夏,总算抽出点时间再至青海冷湖写生,由西宁经德令哈、大柴旦,驱车一千余公里,一路的颠簸伴随着内心的激动,我将怎样表达在心中又沉潜回味了两年的海西?人真是世间奇怪的动物,当司空见惯现代都市生活的喧嚣、精美、华丽之后,苍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美学意义初探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12年 第1期 103-105页
作者:张楠木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从对地域气候的适应到寻找融合特定自然环境的建筑样态,近千年的传承发展,重庆吊脚楼成为中国民俗建筑类型中的特色代表。除了诠释"坚固、耐用"的建筑实用性理念,重庆吊脚楼民居更从美学层面成为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美&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残荷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24年 第1期 109-113页
作者:王水清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100872 
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残荷题材经历了从写实描绘的院体风格到表达秋景意趣的小写意风格再到抒发情感、凸显个性的大写意风格的演变。残荷题材的审美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物态形式上,更在于它引发的相应悲剧情感的美。寄情于残荷,表达或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冷静的旁观者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5年 第4期 80-83页
作者:李晓宇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 中国人民大学油画教研室 
也许对于一些人来说,绘画艺术早已经失去活力,但是我对此的研究仍旧乐此不疲,我始终坚持着我的“使命”,我所谓的“使命”是一种感觉,是艺术赋予一个画家的某种纯个人化的追求。绘画对于我个人来说,仿佛有一种宗教般的意义,从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雕塑铁人”--爱德华多·奇利达的雕塑艺术
收藏 引用
《美术》2008年 第4期 115-119页
作者:陈浩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讲师 
人生短暂.岁月带走一切不再回还,可笑那钢铁如许勇敢,可笑那云石如许磐坚.徒然对抗时间的摧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从心志——书画写意性溯源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9年 第12期 4-6页
作者:刘明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 
人存身于世间,所为事事物物,无非达意而已。意乃心之音,解读意,必然联"志",因为"志"乃心之所之。由意入志、由志进道,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人自我心性的修炼与提升过程。从艺者率性而知止、洗心诚意、借助书画艺术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莫兰迪去过巴黎吗
收藏 引用
《油画艺术2020年 第4期 4-11,F0003页
作者:朱兴国 郭春宁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 
在当下的语境中,有一种被称为“莫兰迪色”的色彩风格,受到广泛的讨论。2018年电视剧《延禧攻略》颇受关注,其中的色彩搭配采用的“莫兰迪色”令人印象深刻,也引发了国内观众对“莫兰迪色”的热议。实际上,“莫兰迪色”并非特指莫兰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