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28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6-[4-(取代胺基乙酰胺基苯基)]-4,5-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药学实践杂志》2008年 第6期26卷 444-446,467页
作者:柴晓云 张晨曦 胡宏岗 赵庆杰 但志刚 邹燕 俞世冲 吴秋业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5医院北京100017 
目的:合成新的含有胺基的哒嗪酮类化合物,并研究其对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乙酰基为连接片段,引入不同的取代胺基,设计合成未见报道的目标化合物8个,所有化合物均经过。H—NMR谱等确证;体外药理实验参考Born方法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1H-1,2,4-三唑-1-基)-(2,4-氟苯基)-3-(N-异丙基-N-取代氨基)-2-丙醇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
收藏 引用
药学实践杂志》2009年 第5期27卷 324-327,392页
作者:魏宁 张松伟 但志刚 柴晓云 俞世冲 吴秋业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北京100036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目的:以氟康唑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新的三唑醇类化合物,并研究其抗真菌活性。方法:引入异丙基及取代氨基侧链结构,合成一系列目标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经MS1、H-NMR等谱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测定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正交设计法优选多效胃镜乳的制备工艺
收藏 引用
中国药业》2009年 第17期18卷 30-31页
作者:于西全 肖华 晏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院药剂科福建福州350025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2005级学员上海200433 
目的优选多效胃镜乳的制备工艺。方法以乳剂的稳定性和外观为考察指标,以乳化剂用量、水相(未加单糖浆)pH和乳化温度为可变因素,用L9(34)表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优的制备工艺是7mL乳化剂司盘-80和14g西黄蓍胶,水相(未加单糖浆)pH=4,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N-取代苯基四氢喹喔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4年 第3期33卷 42-45页
作者:陈莎娜 陈新 周有骏 周浩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 
优化N-取代苯基四氢喹喔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考察各实验条件对关键中间体2-苯基-1,2-氢喹喔啉合成的影响。设计最新合成路线;平行实验比较碳酸钠和乙酸钠对环合反应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总体分析;对碳酸钠催化环合反应进行正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海燕化学成分研究
收藏 引用
药学实践杂志》2009年 第2期27卷 99-100,103页
作者:汤华 王旭东 陆祎 程萍 林厚文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海洋药物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5医院药械科海南三亚572008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药学部海洋药物实验室上海200433 
目的:研究海燕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层析方法分离海燕乙醇提取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3-十八烷氧基-1,2丙醇(1),3β-羟基-胆甾-7烯(2),asterosaponinP1(3),5α-胆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9-芴甲氧羰基天冬氨酸苄基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药学实践杂志》2011年 第1期29卷 27-28页
作者:王亮 倪兰 张春梅 郭俊香 胡宏岗 吴秋业烟台大学药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3医院辽宁葫芦岛125000 
目的以天冬氨酸叔丁基酯为起始化合物,设计合成新的天冬氨酸衍生物,并研究其在环肽合成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天冬氨酸叔丁基酯进行Fmoc保护并在其4位碳上引入苄基结构,然后脱除1位碳上的叔丁基保护,从而合成所需的目标化合物,所得化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测定六应丸中的冰片和丁香酚的含量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2000年 第4期25卷 215-217页
作者:陈斌 陈伟 方慧生 杨根金 吴玉田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350005 
目的 :建立用超临界流体萃取 (SFE)技术和毛细管气相色谱 (CGC)的联用技术测定中成药六应丸中主要成分冰片和丁香酚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了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因素的主效应及最佳萃取条件 ,并以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1H-1,2,4-三唑-1-基)-2-(2,4-氟苯基)-3-取代-2-丙醇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研究(Ⅱ)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1年 第4期11卷 193-197页
作者:张大志 张万年 刘超美 吴秋业 曹永兵 吴骏 王海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 
基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系统及靶酶模建的需要 ,根据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 ,设计合成了 1 5个 1 (1H 1 ,2 ,4 三唑 1 基 ) 2 (2 ,4 氟苯基 ) 3 取代 2 丙醇类化合物 ,均为首次报道。运用微量液基倍比稀释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