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魏晋时期,道儒释初步合流,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源于道家的玄学代替当时的名教,成为主流文化。当时流行的养生文化种类繁杂,多带有明显的宗教意识;以自然为道,养心为上;方法多样。良莠不齐,对我国后来体育文化的构建有重要影响。
摘要:目的对两种不同生物材料,纤维蛋白胶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FG-BMP)及重组合异种骨(RBX)对腱-骨界面愈合的效果进行比较评估。方法 51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行双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FG-BMP组腱-骨界面推注FG-BMP生物材料,RBX组则应用RBX生物材料,对照组则不施加任何材料。术后2、6、12周取材,行影像学检查、组织学分析及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FG-BMP及RBX均能促进腱-骨间骨的生长。术后6周及12周,两组标本腱-骨间骨矿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tisty,BM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G-BMP组和RBX组均能促进腱-骨界面的愈合,但RBX在加速腱-骨界面愈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摘要:运用经典生态学理论对竞技体育系统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竞技体育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生命系统)由投入、管理和产出三大板块组成,其外部结构(环境系统)则含两个层次多种因素:同层次因素(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深层次因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影响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显性因素有违禁药物的使用、假黑赌、暴力骚乱、腐败等,产生原因是过度政治化、过度商业化、公德道德缺失、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应从调整内部生态结构、优化外部生态环境、完善体制机制等几方面维护竞技体育生态系统的完好及可持续发展。
摘要:目的:探讨我国优秀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有氧和无氧耐力素质能力的现状和特征,及其在训练中的主要体现。方法:以22名我国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在训练周期开始阶段及年度训练强度课及比赛后,采用气体代谢和血乳酸测试方法对运动员进行无氧阈、最大摄氧量和最大乳酸耐受值等指标测量。结果:无氧阈时期的心率值男女队员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参照值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无氧阈时期的摄氧量值男女及与参照值比较未出现差异;最大摄氧量值低于国内外优秀耐力运动员,与国内同项目研究结果无差异;最大乳酸耐受力值较高,男女无差异,高于参照值(p<0.05),训练中主要以速度耐力滑和速度强度滑为主。结论:我国优秀短道运动员的无氧阈(VT)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最大摄氧量能力并不突出;优秀短道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无氧糖酵解能力,训练中主要是以冰上速度耐力和速度强度训练为主要内容。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心理测量、教练员评定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96位参加CUBA联赛的男子篮球运动员,按照各自的进攻位置进行了操作思维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位置男子篮球运动员的操作思维能力不存在差异;对不同位置运动员的技术效能起显著相关的操作思维能力指标不同,表现出各自的群体特征。
摘要:背景: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是采用共振频率下的深慢呼吸方式在心血管系统中引起有节奏的高幅度振荡,从而刺激和锻炼自主神经反射及压力反射的一种呼吸训练方式。然而,目前的研究尚未系统综述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是如何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并产生作用的。研究者们对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的机制缺乏全面认识,且对其应用进展及方案尚不完全清楚。目的:对国内外现有的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对不同人群症状影响的试验研究进行梳理,介绍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机制及应用进展。方法:以“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共振呼吸,自主神经,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呼吸训练”“Heart rate variability biofeedback,Resonance breathing,Heart rate variability,Autonomic nerve,Breathing training,Chronic diseases,Mental illness,biofeedback”等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及Web of Science等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获得相关文献75篇。结果与结论:①机体的振荡系统与共振系统是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产生作用的前提,振荡反映了外部刺激和自身调节的反射系统的运作,共振则是两个系统的同步振荡引起更高的振幅运作。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平衡是维持稳定的内环境的前提,自主神经系统紊乱会伴随心率变异性降低并与相关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是基于心血管系统的共振特性,以共振频率下的深慢呼吸方式在心血管系统中引起有节奏的高幅度振荡,改善交感和副交感系统反射的调节功能,增强两个系统之间的平衡调节。③心血管系统共振的两个主要机制是压力反射闭环通路和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两个机制以及压力反射特有的延迟共同作用导致在共振频率节奏的呼吸时,心率与呼吸呈现0°相位角的振荡,血压与呼吸呈现180°相位角振荡,是一种易操作、效果好的周期性刺激人体心血管振荡系统的训练方法。④目前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大多应用于心理疾病、慢病以及体育领域,但其存在干预机制及功效不清,干预内容、干预频率及干预时间存在差异,未有研究针对不同类型人群对应的干预方式做相关综述研究。⑤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作为一种非药物、非侵入性的干预手段,可以显著提高心率变异性,调节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平衡,改善自主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和弹性。未来建议探索其诱发心血管共振通路的机制与应用情况,添加长期随访,以评估其在不同领域中的长期应用价值,为一些复杂疾病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策略。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参与者的年龄、性别、收入、观赏动机、休闲动机和个性倾向方面进行了比较运用数理统计法确定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确定当地居民、休闲游客、赛事观赏者之间是否在动机和个性倾向上的不同。研究表明赛事参加者对体育亚文化的认同感大幅提高,略高于体育观赏动机,对体育亚文化介导的大部分鉴定结果。结果表明女性参与者在体育迷动力和休闲动机上高于男性。年龄之于观赏动机的影响虽小但意义重大,收入对休闲动机的影响也是如此。研究结果显示一般符合有关动机,亚文化和性别个性倾向的理论预测。
摘要:充沛的体能是篮球技战术发挥的重要保证,是影响篮球运动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篮球体能训练对篮球运动发展的意义,认为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存在以下问题:篮球体能训练理念落后、科学研究缺位、体能训练培训组织缺乏、体能训练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与对策,为我国篮球体能训练发展,促进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参考。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六届世界杯七人制橄榄球锦标赛前五名成绩和十四届IRB世界七人制橄榄球巡回赛前八名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当今世界各国七人制橄榄球的实力,提出我国橄榄球运动的发展对策。主要结论:新西兰实力无以伦比,一枝独秀;澳洲国家占据世界七人制橄榄球优势地位;非洲国家与欧洲国家实力相近,欧洲略胜一筹,南非、英格兰一马当先;阿根廷领衔美洲国家,整体实力与澳洲、欧洲、非洲差距较大;五大洲实力呈现极不平衡态势,亚洲处于劣势地位。建议:通过积极承办赛事、聘请国外专家教练、加强科研与训练、加强宣传等推动我国七人制橄榄球的发展。
摘要:背景:最大摄氧量作为评估心肺耐力的“金标准”,根据其概念的逻辑关系,除心肺功能外,外周组织(肌肉)对氧气的利用能力应作为心肺耐力水平的关键和决定因素。心肺功能水平是人体运动过程中氧气供应的重要保证因素,但或并不能作为氧气利用的“关键因素”。目的:通过评估有氧代谢过程中人体CO_(2)耐受力,探究其与心肺耐力的关联。方法:在北京5所高校筛选92名健康在校大学生,经受试者知情同意,进行心肺运动试验采集CO_(2)耐受及心肺耐力评估指标,并进行关联分析。试验经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1)人体CO_(2)耐受力指标与最大摄氧量相对值和绝对值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3)有氧代谢过程中人体CO_(2)耐受指标与最大摄氧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有氧代谢过程中高CO_(2)耐受力预示着更强的心肺耐力水平,且通过数理模型发现有氧代谢过程中CO_(2)耐受指标可在较大程度上对最大摄氧量的变化提供解释与预测。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