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66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地形的耕地破碎度指数设计与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2年 第9期27卷 226-236页
作者:张彭 张超 李春泽 李珊儿 孔祥斌 郧文聚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193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5 
针对当前耕地破碎化评价方法不够全面、客观以及难以开展地块尺度评价等问题,在总结和归纳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耕地破碎化进行了重新定义。基于耕地的面积、形态、聚集性以及地形特征,设计了耕地破碎度指数(Cultivated land fragm...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收藏 引用
《地理信息世界》2021年 第2期28卷 16-19页
作者:刘哲 张超 黄健熙 杨建宇 纪文君 张晓东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遥感原理是地理信息科学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农业院校新农科、交叉学科的通识课程之一。课程教学模式、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研究,对提高授课效果意义重大。本文围绕农业院校的学科专业与行业特点,设计了遥感原理课程的6层级教学内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分区分类分时序建设高标准农田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3年 第4期 21-24页
作者:张凤荣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93 
2023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提出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笔者认为,由于耕地的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和低等耕地作物生长限制性因素改造的技术经济难度,在2030年前难以将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按《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包容性村庄规划理念:融合管控与自治的治理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地科学2022年 第8期36卷 1-9页
作者:王健 刘奎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193 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北京100193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乡村空间治理和村庄规划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困境的梳理总结,提出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包容性村庄规划综合框架,讨论如何融合顶层设计的管控和自主治理的自治以增强治理的包容性。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二普”土壤图与土地适宜性评价对土壤“三普”的借鉴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4年 第2期 12-15页
作者:张凤荣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91 
相对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完成的“1:100万土地类型图”,“二普”土壤图实际上是增加了土属和土种两个层级的四层级的土地类型分类图,可用于不同尺度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土类和亚类这两个层次的土壤图图斑主要反映的是气候和地形地貌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占补一体化的交通沿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选址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2022年 第12期38卷 270-279页
作者:余述琼 赵晶 孔祥斌 左旭阳 郝雅琴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南宁530029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193 北京方圆大地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100193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综合处南宁530022 
推进交通项目沿线占补一体化,开展交通沿线占补一体化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选址研究可以有效协调交通等线性工程建设与耕地保护空间的关系。该研究基于交通沿线占补一体化的内涵和总体构想,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爱高速公路为例,根据“明确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开放数据立方体的GF-1卫星数据加载与服务
收藏 引用
《遥感技术与应用》2023年 第4期38卷 794-802页
作者:孙哲伦 肖弼雍 赵祖亮 俞国江 曹倩倩 王萌 姚晓闯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193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30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100094 
开放数据立方体系统是新一代开源对地观测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可以解决遥感卫星大数据在管理、服务及应用方面面临的诸多问题,然而,该系统目前仅支持国际主流卫星数据的加载和服务,针对国产数据仍无法使用。以国产卫星数据高分一号WFV...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干旱半干旱能源开发区土地质量监测顶层设计Ⅱ质量监测指标体系
收藏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年 第7期33卷 71-77页
作者:邢晓芹 李涵 樊嘉琦 姚喜军 吴全 徐艳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193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呼和浩特010010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文中以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区,采用文献综合分析的方法,在对各类土地监测指标进行收集归纳的基础上,结合能源开发区特征,构建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该体系由监测指标、监测方法、监测周期3部分组成。研究中将监测指标分为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干旱半干旱能源开发区土地质量监测顶层设计Ⅰ野外监测网络布控
收藏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年 第7期33卷 65-70页
作者:李涵 樊嘉琦 姚喜军 吴全 徐艳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193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呼和浩特010010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土地与能源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开发区土地质量受开发活动影响较大,构建全面系统的土地质量监测体系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文中以鄂尔多斯为研究区,从野外监测网络布设的典型性、代表性和经济可行性要求出发,参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区域特征的煤炭开采沉陷对土壤特性影响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土壤通报》2022年 第6期53卷 1481-1491页
作者:郑慧慧 秦佳星 桑之婷 徐艳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19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管理中心北京100193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目的】从区域特征的角度出发,对我国采煤塌陷区土壤特性的现有研究进行分析,并尝试总结出区域间研究结果的异同点,以期为采煤塌陷地的修复与综合治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自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