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有效参数的幂平均算法对农田尺度阿特拉津淋溶动态数值模拟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科学进展》2005年 第2期16卷 222-232页
作者:毛萌 任理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以模拟农田尺度降雨入渗—重分布条件下阿特拉津(atrazine)在非饱和土壤中的淋溶动态为数值算例,通过在北京东郊的一块27m×27m的农田采集100个土壤样品,测定其主要理化性质,间接计算获得各土壤样品的vanGenuchten型力学参数、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虚拟植物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2001年 第4期46卷 273-280页
作者:郭焱 李保国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北京100094 
虚拟植物即应用计算机模拟植物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发育状况, 是近20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 在农学、林学、生态学、遥感等众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概述虚拟植物的研究意义、方法和国内外最新进展, 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应用根系层质模型分析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农田氮利用效率Ⅱ:模型的验证与情景分析
收藏 引用
利学报》2012年 第1期43卷 354-362页
作者:张芊 任理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北京100193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在就禹城试验站对根系层质模型(RZWQM)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和标定的基础上,模拟了1960—2005年该试验站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条件下的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分利用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并将模拟的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与禹城市农业统计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应用农业生产系统模型分析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农田氮利用效率Ⅱ:模型的模拟验证与情景分析
收藏 引用
利学报》2011年 第10期42卷 1185-1191页
作者:韩琳琳 任理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北京100193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应用经过参数灵敏度分析与标定后的农业生产系统模型(APSIM),以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试验站为背景,探讨了不同灌溉、施肥、种植日期和种植密度等农艺措施下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分利用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变化,以期探寻适合当地特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农田尺度降雨入渗—重分布条件下阿特拉津在非饱和土壤中淋溶风险的评价
收藏 引用
土壤学报》2005年 第2期42卷 177-186页
作者:毛萌 任理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 
以农药阿特拉津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北京郊区一个面积为72 9m2 (2 7m×2 7m)的田间采集10 0个土壤样品,分别测定其主要理化特性,由土壤的机械组成和干容重测试数据,采用土壤传递函数生成了vanGenuchten型的力学参数,并进一步间接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基于根、冠相互作用机制设计灌溉方案的方法
收藏 引用
利学报》1998年 第2期29卷 42-46页
作者:冯广龙 罗远培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科院气象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禹城综合试验站 
本文根据根、冠间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土环境响应特征,建立了以土壤分为参变量的根、冠关系模拟调控模型,并基于常规及适应跟踪控制思想,给出了2种计算作物需量、规划灌溉方案的方法.作为例子,分别计算出了1992—199...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