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通向司法民主:人民陪审员法的功能定位及其优化路径
收藏 引用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9年 第4期 43-53页
作者:卞建林 孙卫华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北京100088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北京100088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 
我国人民陪审员法的功能定位是在司法领域贯彻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和实现司法民主,公民有序、有效地参与司法是司法民主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司法民主的必由之路,陪审制的制度设计应体现"平民化"。人民陪审员制度属于参审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的性质界定及程序解构
收藏 引用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科学版)》2013年 第1期37卷 124-136页
作者:陈卫东 柴煜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 中国人民大学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将强制医疗纳入了法制轨道。由刑事司法程序处理精神障碍患者的强制医疗问题既遵循了国际通行做法,又符合中国基本国情,有助于实现公正、安全、人道和效率多元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探索——东乌珠穆沁旗人民检察院诉王某某等三人非法狩猎案评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法律评论》2020年 第5期 169-174页
作者:卞建林 谢澍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走过了雏形设计、初步实践、广泛探索和深化改革四个重要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主义刑事程序法治取得非凡成就,但基于本土需求的制度创新并未由此停滞,1其中,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法治力量——中国法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精神座谈发言摘编
收藏 引用
《新华月报》2024年 第18期 50-56页
作者:张文显 李林 马怀德 张守文 敬大力 黄进 吕忠梅 马俊清 崔智友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 中国法学会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 北京大学法学院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吉林省法学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决定》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出发,在"总论"中提出推动"中国特色社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并专章部署"完善中国特色社主义法治体系"。这表明,在党中央顶层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