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204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视图:
排序:
地震前兆台网运行监控系统建设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成果》2017年 第14期18卷 40-43页
作者:黄经国 李正媛 王军 纪寿文 余丹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随着地震前兆台网规模不断扩大,对台网各个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监控需求迫切,因此,开展其运行监控系统的研究工作则十分必要。本文就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业务功能开发、以及主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方案研究与实践。此方案为整个项目的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处在高烈度区管道的抗震设计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收藏 引用
《国际地震动态》2006年 第6期27卷 34-36页
作者:王芙容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36 
长输油气管道的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与一般工程有较大区别,本文着重从抗震设防标准、管道液化反应和活动断裂三个方面阐述本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给设计人员设计埋地管道时作参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埋式地磁观测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中国地震2022年 第1期38卷 131-141页
作者:张秀霞 刘高川 蒋延林 郭宇鑫 赵卫红 张骞 潘颖 高熹微 李玉江苏省地震局南京210014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 江苏省高邮地震台江苏高邮225600 
地埋式地磁观测方式具有占地面积小、无地面建筑物、施工简单、不受农田保护限制等特点,与传统的地磁台站观测方式相比,避免了征地和磁房建设的困难。将地磁观测场地建在观测环境优良的保护区内,有利于推广建造和开展大范围的地磁观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10~2018年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绝对重力仪比测结果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地震2020年 第4期36卷 872-878页
作者:张新林 韩宇飞 汪健 申重阳 胡敏章 王嘉沛 李忠亚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1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本文介绍了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陆态网络)2010~2018年4次绝对重力仪比测的成果,4期系统偏差最大值分别为3.5μGal、1.7μGal、4.3μGal和3.8μGal(1μGal=10^-8m/s^2),仪器互差分别为0~5.5μGal、0.3~3.2μGal、0~3.4μGal和1.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关键技术和总体设计
收藏 引用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5年 第4期26卷 107-116页
作者:盛家伦 刘在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北京100036 
地震应急救灾指挥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内容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平台、应急响应系统应用软件(灾害评估、应急对策)开发、数据库(专家知识系统)、3S(GIS、GPS、RS)技术应用、网络、通讯、投影、声像、监控、系统总体集成和有关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历史灾害地震的Web信息精确抽取与分析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地震2021年 第4期37卷 819-828页
作者:文鑫涛 郑通彦 王钟浩 李华玥 李晨曦 吕文超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防灾科技学院河北三河065201 
中国大陆地区灾害地震目录为基础,选取2010—2019年灾害地震的互联网信息,提出基于百度搜索引擎的信息获取技术,并以“时间、地名、震级”为关键词,设计一套URL生成规则。使用该技术进行百度检索,得到前100个站点的主体文字信息,建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DOS的实时多任务网络化综合观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年 第3期29卷 1406-1411页
作者:刘爱春 李杰飞 周振安 马晓川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100085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将观测技术与传感技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有机的结合,来实现观测技术的综合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DOS系统以其内核小、操作简单、技术成熟、对硬件底层直接操作及其稳定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工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灾害地震信息数据库建设
收藏 引用
《华北地震科学》2022年 第4期40卷 1-6,18页
作者:王尅丰 郑通彦 高小跃 文鑫涛 李华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针对震后应急救援领域需要大量基础数据支撑的现状,拟在收集整理1990年以来中国历史地震灾害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应急、救援、决策等对地震灾情信息的需求,开展数据深层次分析、分类、挖掘工作,完成数据库结构设计,基于开源数据库Mong...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球物理场流动地磁、流动形变观测数据库设计
收藏 引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7年 第11期37卷 1201-1205页
作者:周克昌 郑智江 刘文龙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市三里河南横街5号100045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天津市耐火路7号300180 
主要介绍地球物理场流动地磁观测数据库和流动形变观测数据库设计的有关方面,包括数据库内容、库和表设计、编码设计、重要技术内容说明等,给出流动地磁观测数据库和流动形变观测数据库的表清单及其E-R关系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智能多媒体传感器的地质灾害监控网络
收藏 引用
《科技资讯》2013年 第2期11卷 10-13页
作者:李杰飞 黄祖超 赵洪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针对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的重点,设计提出了一套基于智能WSN的地质灾害区域的应用架构和应急保障体系结构。介绍了系统总体方案,详细阐述了系统硬件、网络设计以及系统协议、算法和软件设计。本系统不仅能够对地质灾害易发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