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204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地震前兆仪器管理系统建设
收藏 引用
中国地震2017年 第2期33卷 345-354页
作者:周克昌 王军 黄经国 余丹 纪寿文 刘高川 叶青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长期以来,对前兆台网仪器的管理缺乏系统性。为此,研发了前兆仪器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前兆仪器从购买到淘汰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其中包括安装、接入、运行、故障、停测、报废等,以及仪器故障维修流程的管理,其中包括故障登记、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双衬套理论求解地壳岩石应变传递系数的探讨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年 第4期32卷 1525-1531页
作者:张凌空 牛安福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分量式钻孔应变观测,是当今国际上地壳岩石应变相对测量的主流方法,由于应变需在岩石、水泥和仪器钢筒等三层介质中传递,故与无孔岩石不同,观测系统存在附加应变场,测得的面应变与剪应变并不等于钻孔围岩的真实应变,分别需要一个传递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共享模式的地震灾情集成发布平台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震灾防御技术》2016年 第2期11卷 375-383页
作者:杨天青 姜立新 董曼 席楠 刘钦中国地震台网中心100045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典型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过程及其产生的灾情信息的分析总结,针对地震应急过程中不同用户群体对地震灾情信息的需求、不同工作场景中可用的信息传播途径和灾情信息用户的双重身份特点,利用内容管理技术、信息集成发布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衡地动仪的诞生
收藏 引用
中国地震2013年 第2期29卷 179-197页
作者:冯锐 武玉霞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地动仪的诞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本文旨在探讨张衡科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和物质基础。张衡生活在东汉文化发展的顶峰时期,"观察异象、辨别凶吉"的朴素愿望是研制地动仪的原始动力。作者追溯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张衡的学术历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震灾情短信编码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自然灾害学报》2012年 第1期21卷 92-100页
作者:郑向向 帅向华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为了充分发挥地震灾情短信的信息负载功能,更全面地获取震后灾情信息,在对现有地震灾情短信代码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地震灾情现象的短信代码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确定了采用线分类法对地震灾情现象进行分类分级,并制定了分类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融媒体技术的地震专业知识服务系统设计与应用
收藏 引用
《震灾防御技术》2020年 第4期15卷 828-835页
作者:崔满丰 张晋辉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基于融媒体技术的地震专业知识服务系统是服务社会工程科技、地震及相关行业的专业信息平台,具有信息集成、科学技术创新、集管理与决策于一体的特点。本文论述了该服务系统的设计模式特点、服务内容及对象、系统技术架构和功能,并对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震前兆数据库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地震2010年 第2期30卷 143-151页
作者:周克昌 蒋春花 纪寿文 刘春国 叶青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河北省地震局石家庄050021 
基于应用需要,"十五"项目对前兆数据库系统重新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吸取了此前已有前兆数据库系统的优点,制定了《地震前兆数据库结构规范第一部分:固定台站观测》。本文详细介绍了该规范设计的有关方面,包括对此前已有前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2322地震速报短信服务平台优化设计与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地震2022年 第3期38卷 585-595页
作者:赵国峰 李丽 马秀丹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针对震后(特别是大震后)地震行业短信突发应用场景,在12322地震速报短信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优先级策略和多线程处理模式,以解决震后速报业务人员及其他特定人员的优先服务问题和网关速率弹性扩充问题,并设计自助式交换服务框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震烈度协同评估模式研究与设计
收藏 引用
《震灾防御技术》2019年 第1期14卷 239-246页
作者:杨天青 姜立新 席楠 张维佳 文鑫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本文以我国应急体系架构为基础,开展了基于协同理念的地震烈度协同评估模式、协同工作方式以及方法支撑等方面的研究,初步设计1套基于地震行业专家资源协同工作的地震烈度快速评估模式,并实现了相应的原型系统。该原型系统自2016年初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震前兆数据库系统共享接口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震灾防御技术》2018年 第3期13卷 709-717页
作者:王军 李正媛 黄经国 刘春国 周克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为解决分析预报等相关专业软件访问前兆数据库时存在的性能与安全问题,本文设计了地震前兆数据库系统共享接口软件。该软件可以隔离数据库与应用程序,对应用程序的数据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与控制,切断非法、低效的数据访问请求;同时,使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